1.2.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视频、图片说出生物圈的范围。

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3.阐明生物圈是包含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大的生态系统。

4.理解生物圈是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进而认同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的生态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难点:生物圈是统一的整体。

 

  •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主要安排了三部分内容:生物圈的范围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先介绍生物圈之大,再介绍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最后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首先利用教材素材和DDT科学史,引导学生思考,在其他州施用的农药DDT,怎么会出现在遥远的南极洲动物体内呢?初步引出概念——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关于生物圈的范围,采用形象比喻、定量描述和定性表达相结合的办法:将地球和生物圈比作足球和纸,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圈只是地球的一个表层。再定量描述生物圈的厚度,再定性明确具体的圈层,辅之以形象直观的插图,加深学生对生物圈的认识;关于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利用图文、视频、联系生活实际等不同的方法与手段,以达成“列举不同生态系统”的目标;关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首先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河流生态系统与各个生态系统的紧密联系,同时,通过构建DDT出现在南极洲动物体内的途径,帮助学生认识到生物圈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同时,确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 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播放:DDT的科学史。

问题导入:在其他州施用的农药DDT,怎么会出现在遥远的南极洲动物的体内呢?你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请你出假设。

过渡:同学们的假设是否成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一起来看看。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板书】

 

新课学习

学习目标一、生物圈的范围

回顾生态系统的知识,展示地球的图片。思考: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生物生存吗?类比生物圈与地球的关系,提问:生物圈是什么?生物圈的范围有多大?

  任务一、建模推理

1.形象比喻:地球的直径长达一万两千多米,由于地心深处是没有生物存在的。而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明的一个薄层。科学家把这一个薄层叫做生物圈。依据这个比例,这里我们来做一个比喻,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足球的话,直径约为22厘米,那么生物圈就比一张纸还要薄。

2.定量描述

提问:如果以数字来表示生物圈的范围,该如何表示?

 

总结:以海平面为界限,生物圈向上可高达10千米左右的高度,向下可深达10千米左右的深度,所以生物圈的总厚度约为20km左右。

 

  1. 定性描述

提问:地球的直径长达一万多千米,而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仅是它表面的一薄层,这一薄层分为三个圈层。不同的圈层,生活的生物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学生介绍每一个圈层的组成及生活的生物,理解生物圈各圈层的特点。

 

分析:人类活动可以到达每一个圈层,进一步强化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

 

学习目标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过渡:在生物圈中,生物圈中的生物多种多样,而生物的生活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与环境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我们来看到任务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思考:地球表面这么多的生态系统,如果要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你会怎么分?依据是什么?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