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有理数的乘除法(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目标】

通过引入小学学习的乘法的意义,观察其形式的特点与变化情况,总结出有理数乘除法的计算规则;通过举例引导,深化对有理数乘除计算的熟悉,加强计算训练;

(1)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引导,深化,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牢牢掌握有理数的乘除法计算法则,并总结出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加深对基础概念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类比推理素养;

(3)通过典型例题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做题技巧,训练做题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4)在师生共同思考与合作下,学生通过概括与抽象、类比的方法,体会了归因与转化的数学思想,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并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二、【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2.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3.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4、有理数除法法则:

(1).任何数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a÷ba×b(1)(b≠0).

(2).两个数相除,同号为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

5.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运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

 

 

 

三、【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

有理数的乘除计算比加减计算相对复杂一些,但牢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可以熟练地解决这一块的计算问题;同时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计算,需要注意符号的问题,同时计算顺序不能搞错;

2.认知障碍

有理数的乘除计算,当式子比较复杂时,考验学生的计算能力,注意符号的变化,不能漏掉“-”号;同时含括号的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计算的优先顺序,不能弄错;当发现有理数计算时可以有简便方法,一定要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设计思路/过程】

课时安排: 约4课时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

教学难点: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能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化计算;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法则,体会转化思想,会将乘除混合运算统一为乘法运算;能利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五、【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情景引入1】

1.小学我们学过了数的乘法的意义,比如说2×3,6×3(2),……一个数乘以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

2.计算下列各题:

(1)5×6; (2)3×6(1); (3)2(3)×3(1);

(4)2×24(3); (5)2×0; (6)0×7(2).

引入负数之后呢,有理数的乘法应该怎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

【情景引入2】

1.计算:(1)5(2)×0.2=________;

(2)12×(-3)=________;

(3)(-1.2)×(-2)=________;

(4)(-15(2))×0=________.

2.由(-3)×4=________,再由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可得(-12)÷(-3)=4,(-12)÷4=______.

同理,(-3)×(-4)=________,12÷(-4)=________,12÷(-3)=________.

观察上面的算式及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换一些算式再试一试.

 

1.4.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问题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计算:

(1)5×(-9);  (2)(-5)×(-9);

(3)(-6)×(-9);  (4)(-6)×0;

(5)(-3(1))×4(1).

 

【破解方法】(1)(5)小题是异号两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为“-”,再把绝对值相乘;(2)(3)小题是同号两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为“+”,再把绝对值相乘;(4)小题是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解析】解:(1)5×(-9)=-(5×9)=-45;

(2)(-5)×(-9)=5×9=45;

(3)(-6)×(-9)=6×9=54;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