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七年级(下)6.1《位置和范围》

一、教学目标

(一)区域认知目标

1.学会利用相关地图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掌握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

2.通过相关图文资料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在相关地图上说出亚洲的区域划分。

(二)综合思维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描述一个大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方法。

(三)地理实践目标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四)人地观念目标

结合景观图片说出亚洲不同地区的民居生活差异,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重点和难点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2.通过观察图片说出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初步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三、教材设计思路

本章是学习区域地理的起始篇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的形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某一具体区域的学习过程中,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课程标准要求至少选择一个大洲为案例,以落实大洲地理的两条“标准”。由于亚洲是七大洲中最大的一个洲,且是我们生活的大洲,按照“选择我们所在的区域”的区域选择原则,教材选择亚洲作为大洲学习的案例。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引领:下面描述的是哪个大洲?

图片展示:位于亚洲的突出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和承转: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这里有很多的世界之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亚洲,了解我们生活的地方。认识一个地区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在哪里?”。

【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一:探究亚洲的地理位置。

问题引领: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

方法指引:亚洲在世界的位置。

 

学生讨论回答: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教师归纳和承转:我们知道了亚洲在世界上的基本位置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认识亚洲的地理位置。

问题引领:2.亚洲的半球位置。

方法指引: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图。

学生讨论回答: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跨东西南北半球)。

教师归纳和承转:我们习惯上把地球分成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两部分,亚洲的主体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接下来我们来认识关系到亚洲热量、时差密切相关的经纬度位置。

问题引领:3.亚洲的经纬度位置。

方法指引:读亚洲经纬网图。

学生讨论回答:纬度范围:11°03′S—81°N;经度范围:26°03′E—169°40′W。

教师归纳和承转:亚洲的纬度位置从热带跨到寒带,纬度跨度超过90°;经度跨度超过170°,东西时差近12个小时。亚洲不仅经纬度跨度大,相邻的大洲、大洋也多。

问题引领:4.亚洲的海陆位置。

方法指引:读亚洲的范围图。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北与北美洲隔白令海峡相望,西南与非洲隔苏伊士运河,西部与欧洲陆地相邻,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承转)我们通过对亚洲地理位置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分析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试一试:运用地图,用学习亚洲的方法,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1.读图6.1,简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读图6.3,说出北美洲的经纬度位置。

3.读图6.3,找出北美洲周围的大洋、大洲,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北美洲的方位,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特点。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北美洲半球位置主体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纬度跨寒温热三带,经度跨度相对较小;与南美洲隔巴拿马运河,与亚洲隔白令海峡相望,与欧洲隔丹麦海峡相望。

(承转)经纬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了范围大小,通过对亚洲地理位置的学习,我们对亚洲的范围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大。

学生活动二:认识亚洲的范围。

问题引领:1.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证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方法指引:结合亚洲的经纬度位置,七大洲的面积排名,大洲的东西距离。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