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 ||
课 题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二框《遵守规则》 | |
一、教材解析
本框题旨在让学生感受到规则对于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破坏规则要付出的惨重代价,从而发自内心地遵守规则以及力所能及地维护规则。学好本框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公共生活,逐步成长为一名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合格公民。 |
||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遵守一些约定俗成的公共生活准则,如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随意破坏环境等。但是部分学生在没有他人监督或者大多数人违反规则的情况下,容易迷失自己,缺乏自律意识,做出一些破坏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自己遵守好规则就足够了,他人是否遵守规则和自己无关,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生动的、真实的案例,触发学生内在的感官体验,唤醒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发自肺腑地敬畏规则,尽己所能地维护规则,同时关注社会生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社会规则的改进建言献策。 |
||
三、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树立维护规则的意识,理性参与公共生活,为原有规则的完善和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法治观念: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的能力;通过对案例的深度剖析和解读,提高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自觉性;锻炼参与公共生活,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能力。 道德修养:正确认识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懂得应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 |
||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教学难点:积极改进规则 |
||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源 |
||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
||
七、教学内容设计 | ||
导入 | ||
预设过程(约3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1. 提问学生:提到成都,看到成都的logo会想到什么元素?并出示大熊猫的图片。
2. 播放大熊猫视频,创设情境,提问学生:看到大熊猫有何感想?如何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 3. 引出本课主题,说明本课学习目标,提示学生做好学习准备。 |
学生积极参与课前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拉近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做好学习准备,聆听教师言语导入,明确学习主题,了解学习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做好预习。 | |
环节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 ||
教学内容: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 ||
预设过程(10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1. 出示新闻,播放视频——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布关于不文明行为情况的通报,有两名游客遭到终身禁入的惩罚,提问学生原因。
2. 出示文明参观要求,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两名游客均损害了公共利益。 3. 辩论赛——引导学生思考正反方的立场及相关理由,开展课堂活动,塑造学生的是非观。 4. 出示今年以来熊猫基地的多起处罚通报,并提问:以下相关处罚说明了什么道理?如果不处罚,会有什么影响? 5. 通过学生回答,结合教师相关讲解,总结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
1. 观看视频,了解新闻内容,独立思考问题,主动积极回答个人想法。
2. 了解文明参观要求,理解违反规则,损害他人利益,则越过了自由的界限。 3. 参与辩论赛,对两类观点作出深度分析与说明,澄清个人对规则的认识。 4. 阅读通报,思考问题,理解违反规则将会付出代价。 5. 通过教师讲解与自身思考,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
|
环节二:自觉遵守规则 | ||
教学内容:2.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 ||
预设过程(5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1. 你会怎么做——设置相关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没有工作人员和监控,你会投喂大熊猫吗? 大家都在投喂大熊猫,场面混乱,你会跟随吗? 如果你的好朋友投喂大熊猫并没有被工作人员制止,你也会投喂大熊猫吗? 如果你发现监控正在运行,工作人员也在监督,你会投喂吗? 如果你已经被制止了,你还会继续投喂吗? 2. 通过学生的回答,理解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利用孔子的名言强调自律的重要性。 3. 教师言语引导,总结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
1. 积极参与活动,从活动中明确个人行为底线,独立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感受自律与他律的不同。
2. 阅读孔子名言,升华对自律的认识。 3. 通过此活动,明确遵守规则的具体做法。 |
|
环节三:维护与改进规则 | ||
教学内容:3.如何维护规则,4.为什么要改进规则,5.如何改进规则。 | ||
预设过程(15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1.我在行动——出示熊猫基地中的不文明行为,提问学生:参观途中,面对不文明参观行为,你会怎样做?以此活动帮助学生明确我们该如何维护规则,并提示如何提醒他人遵守规则的方法。
2.旅游黑名单的历史——展示国务院关于《国家旅游局关于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并说明出台此政策的背景,提问学生出台此政策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学生思考其背后原因及带来的影响,理解规则的与时俱进。 3.出示2023年《四川省旅游条例》修订的内容,播放视频,提问学生:修订《条例》有什么积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改进规则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改进规则。 4.展示近期新制定、新修订、废止的法律法规,再次深化学生对改进规则的认识。 |
1.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说明自己面对相应情况的具体做法及原因,理解如何维护规则。
2.阅读旅游黑名单制度的历史,思考出台此项制度的原因是什么,理解规则需要改进,更需要与时俱进。 3.了解《条例》修订的目的、内容,思考此次修订将会带来的积极意义,明确改进规则的重要原因及做法。 4.紧跟时事,了解国家法律、规则的变化,深入认识改进规则的重要性。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