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 ||
课 题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认识自己》 | |
一、教材解析
《认识自己》是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三课《发现自己》第一框的内容。这一框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导学生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掌握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增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学会用理性的态度对待他人的评价。从全课内容看,本框是学习第二框题的基础,承接了前两课的学习。本框题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更客观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理性对待他人评价。 |
||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的关键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由于受到自我认识水平限制,在自我认识时往往出现偏差。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对待,以至于形成行为上的偏颇,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诸多问题。因而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价值有清醒、客观的认识,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
||
三、教学目标
健全人格:依据思政课的思想性、实践性、人文性和发挥其特殊的德育功能,增强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评价。 道德修养:依据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学生明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认识自己,掌握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 |
||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自己的途径 教学难点: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
||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测试、游戏、教具 |
||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
||
七、教学内容设计 | ||
导入 | ||
预设过程(约3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同学们,在学习今天的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一段十分经典的对话,请大家看完之后告诉老师,他们对话的主题是什么?(播放视频)没错,那就是在探讨“我”是谁,这也是人类一直在思考的话题——认识自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第三课《发现自己》第一框《认识自己》。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25-31页,了解今天的学习目标。 | 学生做好学习准备,聆听教师问题,认真观看视频,独立回答,明确学习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做好预习。 | |
环节一:人贵自知 | ||
教学内容: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 ||
预设过程(15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MBTI测试——最近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人格测试的热潮,以MBTI测试最为火爆,也有很多网友把自己戏称为i人、e人。世界上关于划分性格类型的理论有很多种,MBTI性格类型理论是目前国际上最权威、最普遍使用的理论。MBTI把人的性格分为十六类型。现在请每位同学准备好一支笔和一张白纸,记录好自己的选择。今天,我们来简单快速地做一个MBTI人格测试极简版,请大家作出你的选择:
(1)你在学校的时候很受欢迎? 是的——E 不是——I (2)你做运动吗? 是的——S 不是——N (3)你数学好吗? 是的——T 不是——F (4)你房间整洁吗? 是的——J 不是——P 现在老师公布结果,一共有16种人格类型,请看看你属于哪一种人格?我看到同学们对自己的结果,有的同学表示很赞同,有的同学很吃惊,那么,做完测试后,你对自己有什么新的认识?请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不是每一个测试都是十分标准完整地代表我们的所有特征,但是这些测试也表明了我们人类在不断通过许多方式来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的特点或者其他潜能,当我们足够深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对我们自身的发展、未来的选择和与他人的相处更为有益。 古代先贤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也说:“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所以,正确认识自己有着重要意义——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
1. 认真阅读材料,了解MBTI测试。
2. 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根据自身实际,作出选择,并做好记录。 3. 主动举手分享个人想法,理解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