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瓶子变个样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浙美版)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大学习领域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泥塑成型,运用泥片在制作基本型瓶子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的方式,领悟运用仿生思维制作动物瓶子的方法。在瓶子设计中如何解决动物形状特征与瓶子功能的统一成了这节课的难点。
瓶子是实用器皿,同时兼具审美性。本节陶艺课想通过动物瓶子的制作,引导学生了解瓶子的结构,认识瓶子的实用价值,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产生美的联想,形成美的创作。瓶子虽为实用器皿,但在历史演变中,具有很强的文化意象,比如,瓶子象征“平平安”。这节课力求将语文和艺术创作险为一体,充分挖掘艺术创作的人文内酒,将文
学、文化与艺术进行审美性的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养。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美术表现已有一定的经验并积累了一些表现方法。本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观察想象、多形式创意表现的瓶子作品,而且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课的设计通过课前导学单、课中小组讨论、课后探究单,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力的提升。课堂通过分层实践达成学生最近发展区,通过导学单的分享明确瓶子的结构特点,然后运用泥片成型塑造一.只瓶子,接着根据瓶子结构想象动物的形态特征,学习实践仿生的思维方法。在本节课的最后运用“仿生瓶子探究单”,引导学生运用仿生思维把自己喜欢的事物变成瓶子,进行思维拓展,注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收集、观察、绘画生活中的各种瓶子,了解瓶子的基本构造,能运用泥片成型法制作瓶子。
2.在制作基本型瓶子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的方式,领悟运用仿生思维制作瓶子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绘制草图并制作仿生瓶。
3.通过导学单交流、古代经典名瓶欣赏等方式,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仿生思维创作动物瓶子。
难点:根据瓶子构造,运用联想、动态改变、概括夸张等方法把瓶子想象成各种动物形态,进行适当添加。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教具:泥片、陶泥、泥塑工具、小组探究单、课后探究单。
2.学具:瓶子导学单、笔。
七、教学过程
(一)分享准备单,
明确瓶子结构(预计用时3分钟)
1.教师活动:手拿学生课前完成的瓶子导学单,说:“同学们好。大家都知道,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究瓶子。”直接出示新课学习内容。
(板书“瓶子”两个字后,选择两至三张瓶子导学单通过投影仪进行展示。)
先展示第一张导学单,展示的时候提问:“你画的是什么瓶子?”接着展示第二张导学单,让导学单的作者对着画的瓶子说一说瓶子的结构特点。
2.学生活动:欣赏同学的瓶子导学单,思考瓶子的结构特点。
3.教师活动:展示学生导学单后,表扬学生课前对瓶子研究充分,对瓶子的结构继续进行强化。
小结:嘴小、颈细、肚大,这就是瓶子的特点。
[设计意图]运用导学单,对生活中的瓶子进行图像识读,从结构造型进行理性再认识,唤起生活经验。为课堂的创作积累视觉资料,提升课堂有效性,并培养学生治学的一种美术学习态度。
(二)运用泥片成型法,制作瓶子( 预计用时8分钟)
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说瓶子环节进入运用泥片制作瓶子环节。“怎么用泥巴把瓶子做出来呢?认识了瓶子的结构,我们把它分成四个部分去做的话,就简单了。今天我们就用泥片来制作瓶子。”
2.教师活动:示范运用泥片围筑的成型法。根据瓶子肚大特点,取大一点的泥片围成瓶肚。为了让瓶肚有一定的形状,可以推挤泥片,不断调整成需要的形状。根据瓶子颈细的特征,选择小泥片围成瓶颈,并与瓶肚进行粘接,然后收拢,抹平粘接处痕迹。最后做瓶底粘接。示范后出示任务:运用泥片成型的方法做一个瓶子。
3.学生活动:根据老师的示范,运用桌上的泥片制作瓶子。
4.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举起手中成型的瓶子进行作品展示。总结:“这就是把瓶子分成四个部分,用泥片成型来做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习围、抹、粘等具体泥片成型的技法,通过实践进一步感受瓶子的结构。
(三)引发联想、想象,聚焦仿生思维(预计用时20分钟)
1.教师活动:组织学生把各自的泥塑瓶子小心翼翼地放回桌上,然后引出仿生话题。老师说:“ 同学们做的瓶子都很棒,很实用,但缺少了些美感和个性。”(板书:实用)然后继续说:“说到美观,其实我们古人早就总结出了许多方法,古人们特别擅长跟大自然中的动物学习,将动物变成瓶子。”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欣赏古埃及内脏瓶和辽代风首瓶,提问:“这些古代的瓶子改变了哪里?”
2.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内脏瓶,思考内脏瓶改变了瓶口和瓶颈,都用兽首来代替;凤首瓶也用了局部夸张的方法,根据凤的形态来概括瓶子。
3.教师活动:
“我们今天能不能向古人学习,根据动物的形态来造瓶子,把瓶子造得既实用又美观呢?”(板书:实用、美观)接着出示幻灯片,继续说:“自然界这么多动物,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觉得哪个动物最像一个瓶子? ”接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问:“怎样将趴在地上的鳄鱼形态变成瓶子呢?”总结:“我们还可以改变动物的动态,让动物形态更适合瓶子的结构特点。”
4.学生活动:直观感受,根据幻灯片上的动物外形挑选自己认为适合瓶子外形的动物。并且思考:如何将动物形态与瓶子结构特征相关联?
5.教师活动:出示学生绘制的大象瓶子的图纸稿,引导小组进行讨论。
6.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选择认为最棒的图纸,并说一说理由。
7.教师活动: 一边示范,一边总结: “ 把我们的瓶子变成动物。首先,观察我们的瓶子像什么动物,采用局部夸张的方法进行添加。当然你也可以改变动物的动态,让它更适合瓶子的结构特点。”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