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2课时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设计
课 题 |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 苏教版 | 二年级下册 | 第3单 元 | 第 2 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 课 教 师 | |||
学习目标 | 1.了解平面图上辨认方向的规则,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并能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
2.体会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
||||
教学重点 | 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并能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 | ||||
教学难点 | 在描述物体位置关系和行走路线的过程中,体会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 ||||
学情分析 |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识别平面图上的方向的知识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本课的学习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入手,有助于学生对平面图的识读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为学生创设感性的学习环境,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理解并掌握地图或者平面图的知识。 | ||||
核心素养 | 体会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 ||||
教学辅助 |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 ||||
教学过程 | |||||
一、巧设情境—引“探究”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方向的认识,我们来复习一下吧? 1. 说一说,填一填。 (1)小华上午上学时,面向太阳走,他的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2)小华下午放学时,面向太阳走,他的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2. 生活中可以靠什么辨认方向? 二、新知探究—习“方法” 任务一:看懂简单的平面图 【设计意图:任务引领,引导学生认识地图上的四个方向。了解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探索看平面图的方法,使学生有层次地体验、感受,逐步学会辨认平面图上的方向。】 课件出示例图。
1. 强调: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2. 提问:你能在下面的平面图中标出每个方向的建筑物吗? 3. 学生自行观察,互相交流,尝试作画。 4. 讲解:在平面图上应该有一个统一的确定方向的标准。(出示图标“北↑”)为了标明方向,在地图和平面图上通常用这样的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向标。这个向标的意思是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面。认识了北面,我们马上可以知道这个平面图中的其他方向。我们依次写出操场四周的建筑。操场的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大门,西面是体育馆,东面是图书馆。 5. 提问:我们知道了如何看懂平面图,你能看懂下面的图了吗? 6.学生观察图片,完成填空。 7. 讲解:图上,青山小学教学楼在食堂的右面,就是东面。实验楼在食堂的下面,就是南面,在花坛的上面,就是北面。都是实验楼,为什么所在的方向不同,一个在南面,一个在北面?因为站的位置不同,观察的方向也不同。 8. 提问:我们还可以怎么说呢? 9. 提示:我们前面学习了方向具有相对性的特点“东对西、南对北”。在平面图上,以食堂为主观察教学楼,发现教学楼在食堂的右面,所以教学楼在食堂的东面;反过来,以教学楼为主观察食堂,发现食堂在教学楼的左面,所以食堂在教学楼的西面。“在…的哪一面”就是以“…”为观测点。 10. 鼓励学生自行尝试表达其他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11. 总结:先看向标,一般平面图和地图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再看以谁为主观察谁,确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任务二:学习表述行走路线 【设计意图:利用情境演示,激活学生对平面图路线的经验。结合现实情境,通过学生的体验、亲自的验证,充分感知方位,掌握公交路线上站点之间的关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辨认方向打下基础。】 1. 描述行走路线。
(1)引导:出示情境例图。看图说一说小女孩所在的位置及她准备到哪里去。 (2)根据向标先让学生在图上标出东、南、西、北,然后再标出小女孩在图上的位置。 (3)提问:怎样根据图中的指示牌确定向哪个方向走? (4)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5)讲解:根据坐标及平面图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小女孩现在在十字路口位置,人民公园在十字路口的东面,所以应该向东走。 (6)鼓励学生说说从十字路口出发去百货大楼应朝什么方向走,去新华书店朝什么方向走。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