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1课时 认读11~20各数  教学设计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

3.能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重    点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
难    点 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学情分析 学生再认识1~10的基础上学习11~20的认识。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体现学习过程。在教学新内容之前,教材提供了一幅学具图,供学生使用。这是因为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学生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方格纸、小红花、小棒(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察这幅图中都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让学生试着数一数,使学生在已学过的以内数的基础上数出图中各种物品的数量,为新授内容做铺垫,同时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我们都已经认识了1~10。请你们看一看,在这些图中,你看到了哪些物品?上面这些物品,请你们一起数一数各有多少个?课件出示图片。

 

学习任务一:探究11-20的数数方法

【设计意图:】

正式教学认数前,教材提供了一幅主题图,图中散乱放置了学生熟悉的学具及水果卡片。一方面提示教师通过让学生数出某种数量超过 10 个的学具,得到11~20 的某个数据,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话题;另一方面,可供学生学习数数之后进行练习使用,同时亦可做培养学生数感的素材加以使用。

一、学生跟学,教师指导

1.提示:请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

 

小组先讨论,一会汇报。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预设1:图片中有正方体、小木棒、水果卡片。

2.预设2:正方体有15个。

3.预设3:水果卡片有12张。

4.预设4:小木棒有20根

5.预设5:先把物品分类,从每一类中数出10个,再接着往后数。

6.提示:同学们的方法真好。

7.总结:事物的数量超过10个时,把每10个看作一份更清楚。

 

学习任务二: 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设计意图:】

在数小棒的活动中认识数,突出把“十”作为计数单位,使学生不仅能在10的基础上1个1个地数到20,并且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在此基础上认、读数,初步认识数序。

一、学生跟学,教师指导

1.提示:请你用   摆出水果卡片的数量 。

2.提示:请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预设:一一对应的摆不会出现错误。

2.提示:有几根小棒:

3.预设:有11根小棒。

4.提示:一起来看大屏幕,默默地数一数,共有几根小棒?有几个一?(课件演示10根小棒。)

5.提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几个十?添上一根,有几个几?共有几根?11是由几和几合成的?

6.预设: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1个十,添上一根,有1个一,共有11根,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合成的。

7.提示:继续摆小棒与正方体的数量同样多?你是怎样摆的?说说各是由几和几合成的?

8.预设:15个正方体,摆小棒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十15.

9.提示:原有小棒多少根?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