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4课 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 教学设计
课题 | 凝聚法治共识 | 单元 | 二 | 学科 | 道德与法治 | 年级 | 九 |
教材分析 | 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建设法治中国,要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政府的职责及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要求全体公民尊法、守法,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率先垂范;厉行法治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 ||||||
学习
目标 |
政治认同:感受法治中国的进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认同法治价值观。
道德修养:践行以文明礼貌、相互尊重、遵纪守法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 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责任意识: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守规矩,重程序,能够依规依法参与公共事务。 |
||||||
重点 | 依法行政的要求、核心和意义。 | ||||||
难点 | 厉行法治的要求,法治与德治的联系和区别。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播放视频《法治政府建设宣传片》。
|
学生观看 | 激发兴趣
引入课题 |
讲授新课 | 总议题:凝聚法治共识
议题1:法治政府的作用、宗旨和工作原则? 子议题2:法治政府的含义? 子议题3:依法行政的含义?核心? 子议题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从政府、公民两方面说) 子议题5:厉行法治的要求?(怎样厉行法治) (从公民、政府及工作人员、社会等方面说) 子议题6:怎样理解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子议题1:法治政府的作用、宗旨和工作原则? 1.法治政府的作用、宗旨、目标: (1)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在我国,政府的权利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3) 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子议题2:法治政府的含义?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法治对转变政府职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建设法治政府,要使政府职权法定、依法履职,各项行政行为于法有据。这就要求必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让政府和市场各归其位、各展其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结合讲话和“三张清单”,思考:什么是依法行政?其核心是什么? 子议题3:依法行政的含义?核心? (1)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2)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探究与分享 “互联网+政府服务”是一种推动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便于公民参与和监督的新形式。它架起了沟通政府与社会的桥梁。“互联网+政府服务”能够把法律、法规、规章及时向社会传递普及,推送群众最关注的信息和服务。 你还知道哪些可以监督政府行为的渠道? 给当地政府建言,并于同学交流分享你的意见? (1)民主监督渠道:①信访举报制度: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新的监督方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 (2)“互联网+政府服务”构建起一整套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创业更顺畅。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张居正 各级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 —习近平 感悟:这些话对我们建设法治政府有何启示?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子议题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从政府、公民两方面说) (1)政府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2)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3)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4)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二、厉行法治 子议题5:厉行法治的要求?(怎样厉行法治) (从公民、政府及工作人员、社会等方面说) (1)、 ①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②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③现代社会的公民,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⑤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议学情境 “常回家看看立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其中第18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由此可以看出,法律与道德在治理国家和社会管理方面有什么联系? 议学小结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3)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4)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
学生总结
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
说明法治政府的内涵,以便准确理解把握法治政府。
帮助学生理解政府依法行政。
帮助学生理解政府权力该怎样行使,怎样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引导学生感悟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帮助学生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