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1课时 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引“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提升文化素养。】
1.填一填。
2.做游戏。
伸出你的小小手,左手出1,右手出2,合在一起是……?
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习“方法”
学习任务一: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使学生感受操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1.创设情境。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提出要求: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你能说说吗?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2.认识加法。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引导学生从“合起来”的角度进行解释)
说明: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算。(板书:3+2)一共是5人,也就是说3加2等于5。(板书:=5)
认识加号,带领学生书空“+”,并读算式。
让学生结合图意,互相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
3.理解算法。
提问: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知道一共有5人的?
小结:算3+2时可以这样想,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
4.教学“试一试”。
让学生观察两幅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左边来了1人,右边来了2人,把左边的1人和右边的2人合起来,能得到什么?
追问:把1人和2人合起来得到一共有3人,可以写出什么算式?
互相说一说,教师板书算式,再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的得数。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5.小结。
“3+2”表示把几和几合起来?“1+2”呢?可以怎样算它们的得数?
易错警示:解决此类问题,要引导学生了解加法的意义,并让学生清楚一个问题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设计意图: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1.计算。(P45.1)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