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观察物体》单元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第二学段“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中的重要内容。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图形与几何”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观察物体”属于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 《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提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在一年级上册已经认识前后、上下、左右六个方向,本单元是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简单物体,三上及后续将继续学习体会不同范围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本单元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观察物体”中的内容,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直观经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下册初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拓展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物体以及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元学习前后内容联系:

 

(三)学生认知情况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容易不分前后、左右。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因此“让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不相同,从活动中体验并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是此单元的难点。

二、单元目标拟定

1.经历观察、想象、验证的过程,逐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并能根据具体的事物、照片、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观察、想象、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及空间想象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合作观察交流的活动中,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体验观察和想象的乐趣,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画面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在相对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画面是正好相反的。

(二)教学重难点

1.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2.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本单元的核心素养为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其中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是培养空间观念必不可少的能力,而推理能力又是发展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重要支撑点。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