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识字2 姓氏歌 | 统编版 | 一年级下册 | 第一单元 | 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通过诵读儿歌,会认“姓、氏”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认识偏旁“弓、走、钅”。
2.正确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诵读《姓氏歌》,熟练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4. 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了解中国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
||||
学习重难点 | 1.掌握生字,背诵课文。
2.了解中国的传统姓氏文化,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
||||
学情分析 |
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借助拼音初步认识生字,而且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对加一加、换一换、编儿歌、拆字等识字方法较为熟练。在写字方面,学生初步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和间架结构。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兴趣较高。人人都有姓氏, “姓氏”于学生们又是陌生的事物。本课的学习活动要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 ||||
教学辅助 | PPT、相关图片等。 |
教学过程
单元感知
出示课件:本单元主要由《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4篇识字课组成。另外
还有《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
学习任务一
联系实际,兴趣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百家姓和向他人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姓名”于孩子来说是熟悉的,请他们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从而开启本课的学习,由学生熟悉的话题入手,点燃课堂活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了美好的气氛。)
1.出示课件,了解常识
(1)姓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关系的种族称号,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氏则是姓的分支。
(2)《百家姓》中国古代的蒙学课本收录姓氏四百九十八个,其中单姓四百三十六个,复姓六十二个。
2.说名字。
(1)说出名字:学生拿出自己的姓名卡片,大声说出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认识“姓”“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一般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3.板书课题,注意正音,识记方法:
(1)“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
(2)加一加:女+生=姓; 减一减:纸-纟=氏
4.学写“姓”字。
(1)观察结构,描红临写:左窄右宽。
(2)书写提示:左窄右宽,
①“女”作偏旁时,第三笔“横”改为“提”,且不能超过撇。
②右边三横距离均等,竖画写端正。
5.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学习任务二
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准、读通儿歌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圈画姓氏,初步了解儿歌内容是一个很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1.朗读课文。朗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
(2)标一标课文小节。
(3)圈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全班齐读。
3.再读儿歌,一边读一边圈出文中出现的姓氏。
预设:李、张、胡、吴、徐、许、赵、钱、孙、周、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4.认读生字。
(1)出示课件。出示需要认识的字
学习任务三
趣味游戏,自主识字。
(设计意图: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增强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效地识记字形、朗读课文,同时认识生字。希望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姓氏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