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1 古诗三首 | 统编版 | 五年级下册 | 第一单元 | 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会认“稚”1个生字,会写“晓”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稚子弄冰》。 3.理解《稚子弄冰》诗意,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
||||
学习
重难点 |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稚子弄冰》。
2.理解《稚子弄冰》诗意,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
||||
学情分析 | 五年级的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文本有独特的阅读体验。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又都与儿童有关,反映儿童生活,学生也可能有着相似的亲身经历,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的共鸣,进而在阅读古诗中获得感知,加以模仿,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 |
教学过程
任务一:解读诗题,了解作者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象古时候儿童生活的场景。了解诗人,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为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做好准备。】
1.出示儿童冰雪玩耍图片。
引导:同学们喜欢冰雪吗?在冰雪中玩耍是一种什么体验呢?(学生交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诗《稚子弄冰》,去看看古时候孩童的在冰雪里玩耍的情景。
2.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引导:诗题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预设:“稚子”是指幼小的孩子,“弄”是玩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幼小的孩子玩冰。
3.了解诗人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传世。所作赋,以《浯溪赋》《海赋》为有名。所作词今存仅15首,风格清新,富于情趣,颇类其诗。
任务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设计意图:重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了解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钲”应读“zhēnɡ”,“磬”应读“qìnɡ”。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发生的事?(冬季)
(3)给古诗划分节奏,引导朗诵古诗。(课件出示诗的节奏划分)
2.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
稚子 玉磬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生字“晓”。
口诀记忆“晓”——用火“烧”,用水“浇”,东方日出是指“晓”。
4.运用学法,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运用第一首古诗的学法,自学这首古诗,理解诗意。(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l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l读古诗,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2)全班交流汇报古诗的大意。
5.教师小结: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任务三:想象诗境,品味诗情
【设计意图:品读古诗,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古诗描写的情景中,入情入境,体会其中的乐趣,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赏读古诗,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反复朗诵古诗,背诵古诗,达到积累记背古诗的目的。】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