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23 纸船和风筝 | 部编版 | 二年级上册 | 第八单元 | 第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认识“筝、鼠”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折、张”等7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7个词语。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猜字的方法。 3.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 |
||||
学习
重难点 |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猜字的方法。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 |
||||
学情分析 | 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是默读,所以要让孩子们继续学习默读,通过默读思考问题,寻找关键信息。同时也要注意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以感悟促进朗读。 | ||||
教学辅助 |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理解课题,引发思索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引人入胜的图画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1.认识纸船和风筝,和教师一起书空课题。
2.引发思考: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纸船和风筝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本环节借助自主阅读,结合句子,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习得多种识字方法。默读训练时,培养了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1.引导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全文没有标注拼音)
2.听读课文:听老师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3.挑战阅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时,该怎么办?
预设:联系上下文、猜读、查字典、查识字表、问老师、问同学……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学过的方法猜读。
4.认读生字,交流方法。
(1)学生认读生字。
筝 鼠 折 漂 扎 抓 幸 俩 但 愿 哭 取
(2)引导交流:同学们,课文中的生字你都认识了吗?你们是怎么知道正确读音并记住的呢 ?和同学交流一下吧。
预设:根据字形的特点,猜字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利用插图猜字,比如“筝、鼠”。
教师相机讲解“鼠”字:甲骨文的“鼠”字是一个十分形象生动的象形字:尖嘴、利齿、弓背,短腿,长尾,身旁还有吃剩的食物残渣;“臼”表示爱嗑大门牙的头。两个竖提是捧着东西咬的前肢。斜钩表示尾巴。四个点,就是吃剩下的食物残渣。
第二种: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字,比如“抓、枝”。
第三种,结合动作猜字,比如“折、扎、抓” 这三个字都是提手旁,我们可以通过动作来区分它们。
教师相机讲解“取”:在古代战争中,胜利者往往把打败的一方的俘虏或者战死者的耳朵割下来。取的本义是“攻下、夺取”,慢慢引申为“拿”的意思。
(3)教师小结:同学们,识字的方法有很多,只能帮你记住这个字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5.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回顾默读时该怎么做。
预设: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2)边读课文边用简笔画画出来松鼠和小熊分别住在哪里?
借助简笔画理解“山顶”和“山脚”,找准他们家的位置,弄清小溪是联系松鼠和小熊家的纽带。
(3)继续默读,找出表示松鼠和小熊心情变化的词语。
预设:乐坏了、很难过、高兴得哭了。
(4)借助表示心情变化的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预设:《纸船和风筝》讲的是松鼠和小熊用纸船和风筝送给对方祝福与问候,他们都乐坏了。当它们因为一点小事情吵架后,都非常难过,最后又和好了,它们高兴得哭了的故事。
学习任务二:品词析句,感受快乐
(设计意图:本环节紧紧抓住松鼠、小熊的举动和心情来感受他们纯真的友谊。对“漂哇漂”“飘哇飘”的理解进行指导,体会这两个词语所体现的画面和感受。对“乐坏了”的理解,则以角色扮演带领学生入情入境。)
1.感受两人美好的举动:小熊和松鼠都乐坏了,他们究竟为什么这么高兴?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