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23 月光曲 | 部编版 | 六年级上册 | 第七单元 | 第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会写“谱、莱”等8个字,会写“谱写、钢琴”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 |
||||
学习重难点 |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在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变化,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 |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课前已经查阅了贝多芬的相关资料,又有了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再加上学习《伯牙绝弦》后,对“知音”一词有了真切的了解,因此,只要适时点拨,学生即可探寻出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原因。 | ||||
教学辅助 | PPT等。 |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 播放乐曲,导入课题
1.播放《月光曲》视频。
提问:大家听了这首乐曲,最想知道什么?
导入:这首乐曲是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关于它的创作,有一个传说。(板书课题:月光曲)
2.交流资料:关于贝多芬,你们有哪些了解?(指名学生简要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课件出示)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自幼随父亲学习音乐,1778年第一次登台演出,1792年定居维也纳。1796年起听觉衰弱,晚年两耳失聪,只能通过笔谈与人交流。贝多芬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音乐遗产,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尊称为“乐圣”。
3.学生齐读课题。
学习任务二 分类学词,朗读展示
- 初读课文(学习任务单第1题)
- 自读课文: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确、流利,不懂的字词可以画标记,并说说课文大致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课件。
谱 莱 茵 盲 纯 键 缕 陶
- 读句子,读准“入场券、微波粼粼、波涛汹涌”等词语。
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可贵了,咱们有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 重点理解:清幽、恬静、传说
- 读准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
谱写 琴键 钢琴曲 入场券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卷起巨浪 波涛汹涌
- 指导书写易错字:“键”字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中间的建之底起笔要低,平捺写长,托起被包围部分;“盲”字上面“亡”的一横最长,是这个字的主笔画,“目”字的横画要等距。“陶”的部首是“阝”,而不是“卩”;注意“谱”字中点的写法,“纯”字中竖弯钩的写法。
3.认真摘抄课文中描写月亮的短语,并试着选择一两个短语写一两句话。(学习任务单第2题)
学习任务三:提取概括,理清思路
- 默读课文,思考:贝多芬一共为盲姑娘弹了几首曲子?分别是哪几首?
- 根据内容形成思维导图。
3请自由朗读课文,梳理课文 (课件出示)
(第1自然段)(的故事是传说)(第2~7自然段)(演奏钢琴曲)(第8~9自然段)(《月光曲》)(第10自然段)(《月光曲》)
4.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根据思维导图,请用一两句话简要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课文主要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俩,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