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22 四季之美 | 部编版 | 五年级上册 | 第七单元 | 第2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
||||
学习
重难点 |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 ||||
学情分析 | 《四季之美》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不同的美,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五年级学生虽然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但由于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裕,与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对于自然之美的领悟能力不高。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 |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品读课文,感受美景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把对每个季节美的理解与感悟表现出来,既给了每个人发表独到见解的机会,又锻炼了学生敢于表现与表达的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四季美的理解与感悟。边读边想象,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景物的动态变化,体会其中美的意境。】
导入:我们都曾经历过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日的黄昏、冬季的早晨,但我们很少能像作者那样,用细腻的笔法传达真切的感受。怎样才能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作者进行对话呢?这节课我们将采用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变换角色,把自己当成摄像师,拍摄下四季最美的景物,感受四季的独特韵味。
(一)小组合作学习:四季的美体现在哪里?作者是怎样进行描述的?
请你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带给你“画面感”的句子,填写在表格内。并思考它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季节 | 画面感 | 描写方法 |
春 | ||
夏 | ||
秋 | ||
冬 |
(二)全班交流。
1.春之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漂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1)明确:对春天黎明的描写,通过“泛、染、飘”三个动词体现天空颜色的变化过程及其动态美,也体现了时间的推移,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2)播放春天黎明的图片,引导想象。
教师旁白:天与海连成一片,波涛滚滚。这时,天边冒出红色的尖,渐渐地泛白,黎明即将到来,突然红光跳出了海面,云被染红了,海也被染红了,大海活跃起来,荡漾着。这时,一个火球缓缓升起,海面彻底被染红了,太阳升起来了。整个天、整个海都红遍了。
(3)教师小结: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出了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了春天的动态美。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春天黎明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喜爱之情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4)配乐朗诵(播放《春之声》音乐)
板书:春天——黎明(东方天空颜色的变化)
2.夏之美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