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五首》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诗歌,品味感悟诗歌精美的语言。

2.思维发展与提升:领会诗歌内涵,积累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

三、教学设想

《诗词五首》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虽有一定阅读能力,但由于平时阅读的古诗文很有限,要准确把握诗歌字词的含义还需要借助于工具书和注解;而对于诗歌内容和主题的解读和把握,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进行,方可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饮酒(其五)》《春望》

一、新课导入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陶渊明、杜甫是最耀眼的明星,他们的诗个性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吧!(板书文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庐(lú)      喧(xuān)     篱(lí)

搔 (sāo)    簪(zān)      鳞(lín)

戟(jǐ)    携(xié)    嗟(jiē)

谩(màn)   殷勤(yīn)

2.作者链接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

3.背景链接

《饮酒(其五)》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隐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看破东晋黑暗,隐居在偏僻山村,没有世俗的侵扰,感慨甚多,于是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学习《饮酒(其五)》

(一)整体感知

1.读准节奏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读通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饮酒(其五)》的意思。

【交流点拨】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要问我怎能

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暮色中缕缕云气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意,我该怎样表达其中的深奥!

(二)文本探究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交流点拨】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什么?有何深意?

【交流点拨】夕阳西下,山色迷人,飞鸟结伴,知倦还巢,此乃景物描写。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仍奔波官场,追名逐利,乐不思返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怀抱。诗人在《归园田居》中写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此二句虽写景,实则抒怀悟理,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人应知“返璞归真”。

3.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交流点拨】这两句显然是对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中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4.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表现了陶渊明厌恶官场的虚饰和奸诈,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的心境的思想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