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编版 年级下册 三单元 1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认识“择、宫”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乘、笼”。

2.能从第二至四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说出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3.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学习

重难点

1.能从第二至四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说出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2.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学情分析 本课的历史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距久远,学生对《清明上河图》了解甚少,可以鼓励学生课前上网搜集资料,一方面为上课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抓住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激趣导入。

本文的课题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名扬中外”是什么意思?

“名扬中外”的画是哪幅画?作者是谁?

为什么这幅画会“名扬中外”?

2.“名扬中外”意思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形容名声很大。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指的是《清明上河图》,它的作者是北宋画家张择端。

3.资料链接。

(1)《清明上河图》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此画为绢本长卷,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2)张择端,字正道,北宋画家,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存世作品《清明上河图》卷,描绘当年汴京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真实生动,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优秀风俗画。

4.明确任务。

默读课文导语,思考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明确:

任务一:默读课文, 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

任务二: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学习任务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自学提示:

(1)先听读课文,然后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清明上河图》名画资料卡。

2.听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

3.字词检测。

(1)这些词语你会读吗?注意红色字体的读音。现在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

重点提示:“择”是平舌音,“乘”在词语中读“shèng”,翘舌音。

(2)识字技巧:

贝+反=贩(商贩)

马+户=驴(毛驴)

(3)学习多音字“乘、笼”。

(1)“一乘轿子”中的“乘”读“shèng”,在词语中是量词,可理解为“一顶轿子”。 乘,古代称一辆四匹马拉的兵车为一乘。形容一个国家兵力强大,可以说“千乘之国”。“乘”还有一个读音“chéng”,可以组词“乘法、乘坐、乘车”。

(2)“马笼头”中的“笼”读“lóng”,指套在马嘴部的马具。 还可以组词“鸡笼、鸟笼”。 “笼”还有一个读音“lǒng”,意思像笼似地罩在上面,如“笼罩”。

笼(lǒng)罩小山村的雾气散了,爷爷拎着鸟笼(lóng)去散步了。

(4)你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吗?

(景象)繁盛活跃。(繁荣)

使事物、性质、意义、作风等继续存在,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保存)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