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池子与河流   编版 年级下册 二单元 1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认识“滔、涯”等7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习

重难点

1.理解诗歌表达的寓意。

2.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寓言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较高,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也较容易,本篇寓言故事的主角是池子与河流,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日常事物。但这是一首寓言诗且篇幅较长,孩子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加以引导。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课题入手,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情境导入。

有一个池子和一条河流是邻居,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态度。有一天,他们谈起了各自的生活,你想知道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吗?我们一起走进诗歌,走进这个寓言故事。

2.文体介绍。

本文是一首寓言诗。

寓言诗,即具有寓言性质的诗歌。它是用诗的语言来讲述故事,并寄寓一定的道理、教训,具有浓厚的教育意义和色彩。寓言诗篇幅短小,情节单一,常用讽刺、夸张的手法,具有诗的凝练含蓄的意境氛围。语言精练而理智,有韵味而又富于哲理,耐人寻味。

3.走近作者。

克雷洛夫 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诗人,与伊索和拉·封丹齐名。1806年开始写作,有两百多篇诗体寓言。主要作品有《狼和小羊》《鱼的舞蹈》《杂色羊》等。

4.资料链接。

克雷洛夫的寓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揭露沙皇专制统治,讽刺嘲笑统治阶级的专横、寄生、无知等。如《大象当官》《蜜蜂和苍蝇》等。

反映被压迫者的无权和受剥削,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对人民优秀品质的赞美,对人民力量的信心。如《树叶和树根》《鹰和蜜蜂》等。

反映日常生活现象,得出人生哲理,富含道德训诫意义。如《主人和老鼠》《橡树和芦苇》等。

5.自学提示。

(1)先听读课文,然后大声朗读这首诗,疏通生字词。

(2)思考:池子与河流各是怎样的生活状态?它们的人生结局如何?  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6.检查字词。

(1)读一读下面的词语:滚滚滔滔    生涯    妇人   忙忙碌碌    遵循        应验

(2)重点提示:“碌”是边音,“尊”和“遵”是同音字,平舌音。

(3)交流识字小技巧。

对比识字:尊——遵  验——脸  涯——崖

(4)理解词语:蜿蜒、遵循、安闲、应验、木筏。

7.整体感知。

(1)池子与河流各是怎样的生活状态?

明确:

①你总是滚滚滔滔!

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

②可是,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

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河流:滚滚滔滔、奔流不息

池子:安逸舒适、无忧无虑

(2)池子与河流的志向有什么不同?

明确:

①这样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

还有什么能够代替?

任凭人世间忙忙碌碌,

我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

池子:贪图安逸、安于现状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