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10.2.1 直方图(1)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频数、频率的定义;
2.频数和频率的相关计算;
3.会画简单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等距分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难点: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三、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忆一忆:你还记得各个统计图的特点吗?
条形图 扇形图 折线图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问题引入
想一想: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 63,84,91,53,69,81,61,69 91,78,75,81,80,67,76,81 79,94,61,69,89,70,70,87 81,86,90,88,85,67,71,82 87,75,87,95,53,65,74,77 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知识精讲
问题: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
158 | 158 | 160 | 168 | 159 | 159 | 151 | 158 | 159 |
168 | 158 | 154 | 158 | 154 | 169 | 158 | 158 | 158 |
159 | 167 | 170 | 153 | 160 | 160 | 159 | 159 | 160 |
149 | 163 | 163 | 162 | 172 | 161 | 153 | 156 | 162 |
162 | 163 | 157 | 162 | 162 | 161 | 157 | 157 | 164 |
155 | 156 | 165 | 166 | 156 | 154 | 166 | 164 | 165 |
156 | 157 | 153 | 165 | 159 | 157 | 155 | 164 | 156 |
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呢?
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身高)的分布情况,即在哪些身高范围的同学比较多,而哪些身高范围的同学比较少.为此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适当分组来进行整理.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
在上面的数据中,最小值是149,最大值是172,它们的差值为172-149=23,说明身高的变化范围是23cm.
2.决定组距和组数
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根据问题的需要,各组的组距可以相同或不同.
本问题中我们作等距分组,即令各组的组距相同.如果从最小值起每隔3作为一组,那么由于,所以要将数据分成8组:149≤x<152,152≤x<155,…,170≤x<173.这里组数和组距分别为8和3.
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标准,要凭借经验和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来决定.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
你能举出其他分组的例子吗?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