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化遗产的分类,了解本地文化遗产的内容并能进行分类。

2.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学习制作资料卡和拟写简单的申请报告。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重点难点】

1.了解本地文化遗产的内容并能进行分类,学习制作资料卡和拟写简单的申请报告。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形式各异、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文化。它们中,有历史上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色香味俱全的中华美食,这些都凝聚着我们的共同记忆,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学们,你对文化遗产了解多少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

学校“模拟联合国”组织将举办“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申遗保护活动,现委托我们班承办,请同学们积极参与,为我们的文化遗产申请做出贡献。

二、活动一:文化遗产我知道

1.走近文化遗产

阅读资料一,说一说什么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有哪些类型?

(1)文化遗产概念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分类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如北京的颐和园、长城,四川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如民间文学、表演艺术、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

(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①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决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6年国务院同意自2017年起将其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②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及含义

 

构图要素: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采用金沙太阳神鸟金饰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同,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鸟头、爪较大,颈、腿长且粗,身体较小,翅膀短小,啄微下钩,短尾下垂,爪有三趾。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最外侧上方采用简体中文“中国文化遗产”;下方采用汉语拼音。有专家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或“四鸟绕日”。

象征意义: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中的太阳神鸟金饰是古代人民深邃的哲学宗教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太阳神鸟”图案是中华各民族对太阳神崇拜的集中体现;是蓬勃向上、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精神的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

2.辨识文化遗产

结合你所了解的文化遗产的知识,判断下列图片是哪一种文化遗产。并说说哪些可以入选“文化遗产候选项目”?

图片展示:秦兵马俑;大雁塔;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淮剧;老虎鞋;剪纸;东台鱼汤面。

明确:

物质文化遗产:秦兵马俑;大雁塔;九寨沟风景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湖淮剧;老虎鞋;剪纸;东台鱼汤面

以上项目均可入选。评判能否入选的标准参见下面资料卡片。

资料卡片1:文化遗产评选标准

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⑥与具特殊普遍意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