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 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和操作,认识圆柱,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通过观察和操作,明确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培养观察能力和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认识圆柱,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明确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也学习了圆这样的平面曲线图形。一年级时初步了解过圆柱和圆锥,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圆柱,大部分学生通过寒假期间的预习,或是课前预习能够说出圆柱的特征,也有能力抽象出圆柱的表象。但空间观念薄弱,缺乏空间想象能力。
核心素养 在操作学习中培养观察能力,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引“探究”

教师谈话导入:我们教师展示课件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

提问:物体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学生观察课件中的的图片,思考寻找共同点并回答问题。)

提问:大家找一找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圆柱形的物体,谁能说一说?

学生根据形的理解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类似形状的物体。

组织活动:大家可以拿出自己手中的圆柱形物体看一看,摸一摸,想想圆柱长什么样的。

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并说说自己对圆柱的认识。

出示几个图形。

 

提问:它们是圆柱吗?为什么?那么什么样的物体才是真正的圆柱?

教师强调:圆柱一定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

生:这些不是圆柱,有的上下粗细是不一样的,有的从上到下不是直的。

圆柱应该是从上到下粗细一样的,而且是直的。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这种图形的特征。

知识链接—构“联系”

课件出示:我们学习过的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梯形

揭示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揭示这些图形都是立体图形。

 

学习任务一:认识圆柱的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柱形建筑和物体,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唤醒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主动开展观察、触摸、比较等活动,对圆柱进行感知,建立对圆柱的基本表象。通过判断,加强学生对圆柱的认识。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形的实物,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通过观察、触摸了解圆柱的特征。】

新知探究—习“方法”

(1)认识圆柱的面。

组织活动:课件出示例1:圆柱一共有几个面?用手摸上、下底,看一看有什么特点?再摸一摸侧面,有什么感觉,它是一个什么面?

学生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圆柱的特征。

汇报:3个面;上、下两个底面形状相同,都是圆形,面积相等;侧面是一个曲面。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