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动物笑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了解动物趣事。
2.寻找笑点,品读语言,学习文章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
3.感受劳伦兹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继续练习默读。
2.梳理文章思路,了解动物趣事,寻找笑点,品读语言,学习文章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郑振铎的《猫》中感受到了作家对待生命的自我反省意识。而当一位科学家研究小动物时,他又会怎样对待它们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康拉德·劳伦兹的动物世界吧!
二、教学新课
1.读准字音
哺乳(bǔ) 嗔怪(chēn) 怪诞不经(dàn) 羞怯(qiè)
麝香(shè) 大相径庭(jìnɡ) 驯养(xùn) 写照(zhào)
雏凫(chú fú) 煞白(shà) 原委(wěi) 匍匐(pú fú)
禁锢(ɡù) 虐待(nüè) 鹦鹉(yīnɡ wǔ) 滑翔(xiánɡ)
鹳 (ɡuàn) 神采奕奕(yì) 余晖(huī) 嚎声(háo)
柠檬(nínɡ ménɡ)俯冲(fǔ) 咒骂(zhòu) 蹒跚( pán shān)
蹿上(cuān) 收敛(liǎn)
2.理解词义
嗔怪:对人表示不满。
需索:索取,求取。
禁锢:关押;监禁。文中指被关在笼子里。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1.请在8分钟内默读全文,感知文章大意,梳理故事情节,边读边思考:
(1)课文以“动物笑谈”为题目,你觉得文中“笑”的是谁?为什么? 请同学们在文中圈点、勾画出来,并把你的想法批注在书上。
预设:
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所以,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如果不是因为我出了名的无害于人,大概老早就给关进疯人院了。等我说过一个小故事之后,你就明白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
逗笑的主角就是作者本人,劳伦兹经常会有不顾世俗体面尊严的行这些文宇吸引着我们迫不及待地读下去,看看到底发生了哪些“逗笑”的趣事。
(2)文中有哪些“逗笑”的趣事呢? 请同学们在文中圈点、勾画,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趣事一: 。
趣事二: 。
趣事三: 。
趣事四: 。
预设:
趣事一:作者反复实验,学母水鸭叫声,在地上屈膝爬行,带小水鸭前行。
趣事二:作者在公共场合,为了唤回黄冠大鹦鹉“可可”,模仿大鹦鹉的鸣叫。
趣事三:活泼可爱的大鹦鹉“可可”,惯于恶作剧,咬掉老教授身上的扣子,把它们整齐地各排一堆。
趣事四:调皮的“可可”咬住母亲织毛衣的毛线,把它们缠到门前的柠檬树上。
2.为了研究不同动物的行为,作者对动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详细地记录了下来,请同学们找出一些富有喜感的描写语句,圈点、勾画、摘录下来,进行赏析。
赏析角度:用词、情感、态度、语言特点。
方法提示:
勾画原文词、句,找出用词特点及其效果,分析对象外在特点、内在特性,体会情感、态度、语言特点。
富有喜感的句子: 。
赏析: 。
预设1:
这自然是一些外地来的观光客,他们大概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因为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一边大声地学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着,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至于那些小鸭子,那些叫人一看就明白原委的小鸭子,却完全不露痕迹地藏在深深的草里,你叫那些观光客怎么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呢?
这个段落中,“屈、弯、低、爬”等动词描写出作者充当鸭妈妈时惟妙惟肖的情境和艰辛模仿的过程,极富仁爱之心。“回头偷看、大声地学、不露痕迹”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当时惹人发笑的情景,同时也体现了语言的幽默诙谐。
预设2:
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
作者以小鸭子因为“母亲”未及时发出声音,而尖声哭泣这个现象,既证实雏凫对母凫的叫声有本能反应,又赋予小凫以人的情感,像孩童般极度依恋母亲,流露出作者对小鸭的挚爱和呵护之意。
预设3:
这我怎么办? 该不该喊它一声呢? 对了,你听过黄冠大鹦鹉的鸣声没有? 假使没有,只要想想用老法子杀猪时猪的嚎声,再用扩音器放大几倍就得了。如果一个人用尽全身之力,把嗓门憋得尖尖的,发出“哦啊”的叫声,虽说比不上大鹦鹉的气势,听起来也蛮像了……那一刻真叫我为难呀,如果我叫了,它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走了,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 ……不过我到底还是叫了。我四周的人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
这段中,作者详细描摹、客观地介绍了鹦鹉叫声的特点,又表现出人要模仿这种叫声的难度之大。同时作者又写尽了在公共场合模仿这种“杀猪时猪的嚎声”的犹豫、顾忌的心理,让人忍俊不禁。
3.通过这些富有喜感的语句,我们看到了作者那些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