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气 候》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要求学生学会初步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 结合温度带、干湿区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3. 通过阅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说明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及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
  4. 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我国各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
  5. 结合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季风气候成因示意图进行初步分析,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6. 举例说明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对当地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 重点和难点
  1. 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差异。
  2.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3. 运用各类气候图,分析总结气候特征与成因,体会各地理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 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三、教材设计思路

本节主要讲述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特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两大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因此,教材在编排上首先考虑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而后是气候特征的概括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教材在结构上主要分为四部分:1.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温度带的划分;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划分;3.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展示国庆假期我国吐鲁番、北京、漠河、海口四地的景观图。

 

问题引领:同一时间我国东南西北呈现着不同自然景观,这是为什么?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这种差异既有气温造成的,如漠河和海口的景观差异,也有降水造成的差异,如北京和吐鲁番。降水+气温就是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为我们这节学习我国气候打下坚实的基础。

忆一忆:你还记得,世界总共有多少种气候吗?亚洲总共有多少种气候吗?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世界总共有11种气候,亚洲总共有9种气候。

(转承)知道了世界和亚洲的气候种类,接下来学习我国的气候类型。

学生活动一:探究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方法导引:读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

 

 

 

问题引导:1.我国气候类型有几种,季风气候占了几种;

2.总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3.我国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讲解)

教师小结:我国总共5种气候,占亚洲气候比的56%,其中季风气候有3种,占我国气候比达到60%,所以可以说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从空间分布上来讲,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部,西北部主要分布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地区主要是高原山地气候。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