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化学肥料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十一单元的最后一个课题。化学肥料是初中化学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酸、碱、盐的性质之后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盐类知识的延伸,本节主要讲解常见化肥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教材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介绍铵态氮肥的鉴别,教材设计了简单易行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出区分方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科学种田的重要性以及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热情,学习过程中既复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又将化学知识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二是化肥的简易鉴别,介绍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第一课时重点学习化肥简介,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补充相关课外知识。

二、学情分析

在知识储备上,经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和探究,学生已经学完初中化学中无机化合物的知识,特别是元素、化合物、盐、复分解反应等知识,为掌握本课题奠定基础。在科学探究上,学生已经经过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训练,学习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理解,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在学科渗透上,生物学上已经对植物的生长做出了系统的讲解,对化学肥料、农药知识也有所渗透。

总之,学生已经具备了与本课题相关知识、技能、情感,但缺乏对“化学肥料、农药”以及“化学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科学、系统的认知。通过这节课题的学习,学生应该能较轻松的把两者相结合,既能正确的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操作,也能运用化学知识指导或改进生产生活。

三、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两课时:课时1  化肥的种类、作用及施用

课时2  化肥的简易鉴别

 

课时2 化肥的简易鉴别

、教学目标

  1. 了解常见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2. 提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常见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常见化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不同,通过探究活动,使同学们了解区分它们的方法,并由此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民一旦用错了化肥,所造成的损失将难以弥补。那么,如何鉴别化肥的种类呢?

【探究实验】初步区分常见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实验1】比较氮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归纳它们的性质。

【展示图片】几种常见的化肥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