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 ||
课 题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框《走近老师》 | |
一、教材解析
《走近老师》是统编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第三单元《师长情谊》中第六课《师生之间》的第一框,它与本课第二框《师生交往》形成递进关系。《师生之间基于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和当代教师职业的新特点,引导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认识教师这一职业群体,从而更好地理解身边的教师,学会接纳、尊重不同风格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与教师积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学会恰当处理师生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增进师生间的情谊。 |
||
二、学情分析
师生关系也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学生具有向师性,另方面,进入初中以来,学生在心理上处于青春期。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第二反叛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获取信息的多元化,与小学阶段的学习有所不同,初中阶段,师生关系有所削弱,学生不再像小学时那样视老师为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有更明确的看法。甚至会对老师的权威性产生质疑。由于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差异,师生之间可能产生矛盾和冲突。有些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老师,不善于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不善于用积极的方式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甚至有的学生会讨厌老师、讨厌学习。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专业性,承认并积极接纳不同风格的教师,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成为新时代学生的需求。因此,本节课针对学生的成长特点,立足初中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引导学生走进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尊敬老师,亲其师,信其道。因此,要引导学生理解老师,体谅老师,尊敬老师从而达成师生和谐,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 |
||
三、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教师是个古老的职业,能够正确地评价教师在文化传承上的作用,理解教师工作的职责与使命;理解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 道德修养:培养尊重老师的道德品质,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情感,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 健全人格:理解老师的风格不尽相同,接纳不同教师之间的风格差异及其原因,在理解教师风格差异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教师积极沟通的意识,掌握与不同老师相处的技巧,理性地接纳、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
||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承认、接纳并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学难点:了解教师职业 |
||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课堂小游戏、视频资源 |
||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
||
七、教学内容设计 | ||
导入 | ||
预设过程(约3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同学们,开始本次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重要角色,请大家看看这些表情包,代表了哪个角色?是的,这些十分写实且亲切的表情包,就是在刻画陪伴我们、关心我们、教育我们的老师。今天,让我们带着对老师的深刻感情学习第六课第一框《走近老师》。请大家结合教材60-64页,预习本课目标:1.教师职业的特点,2.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3.造成教师不同风格的原因,4.我们应该怎样与风格不同的老师相处。 |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拉近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做好学习准备,聆听教师言语导入,明确学习主题,了解学习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做好预习。 | |
环节一:了解教师职业 | ||
教学内容:教师职业的特点,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 ||
预设过程(15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