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维护秩序》
一、教材解析

本单元接续社会生活的主题,旨在从“生活—秩序—规则”这条线索来探索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即“社会生活有秩序”,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到规则不是外在强加的结果,而是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从而为下一框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观点是认同的,也知道社会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这是本课教学重要的学情基础。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秩序与规则的相关概念也有所了解,但由于他们看待事物还比较浅显,不够深入,因此,帮助学生理解维护秩序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是本课着重考虑的因素。

三、教学目标

法治观念:引导学生遵守规则,维护秩序,增强法治意识。

道德修养:分析社会问题,强化自身行为规范,提高维护秩序的能力;知道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含义、分类,理解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的重要。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出示关于成都的代表性图片,让学生猜测是哪座城市,引导学生说出这座城市本年度举办的重大活动——大运会。

2. 创设情境,通过走进成都大运会,学习本课知识。

3. 呈现本课学习目标,提示学生做好学习准备。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拉近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做好学习准备,聆听教师言语导入,进入情境,明确学习主题,了解学习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做好预习。
环节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教学内容:1.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2.社会秩序的作用。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播放视频——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片,并提问学生:初到成都,这座城市给你什么感受?

2. 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理解成都的安逸舒适建立在一切有秩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并区分不同种类的秩序。

3. 创设情境——本次成都大运游安排如下:乘坐高铁来到成都,入住当地酒店,成都大熊猫基地看熊猫,观看成都大运会开幕式。设问:假如没有秩序,这趟旅程会变成什么样?引导学生从4个环节分别思考回答,以此帮助学生明确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1. 认真观看视频,感受成都的城市魅力,独立思考,分享个人想法。

2. 通过教师的讲解,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明确社会秩序的含义,并学会区分他种类的秩序。

3. 明确本次成都大运游的主要行程,思考问题,想象无序的社会生活状态会带来的影响,体悟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环节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教学内容:3.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4.社会规则的作用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播放视频——本届大运会观众。由视频感受本届观众的文明与热情。

2. 出示本届大运会奖牌榜,并设问:看到祖国健儿们取得优异成绩,你有何感想?作为现场观众,你会如何表达你的感想呢?引导学生做一名文明有礼、遵守规则的观众。

3. 展示素质较低观众的种种行为,提问学生思考:以下行为可取吗?出示《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帮助学生澄清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种类。

4. 再次出示《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从两个层次提问学生:当你阅读以下规定时,有何想法?通过此活动,明确社会规则的作用。

1. 认真观看视频,感受大运会观众的文明与热情,从中获取不文明观赛的启示。

2. 观看奖牌榜,独立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思考个人表达喜爱与激动的合理方式。

3. 判断观赛中出现的违法行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理解社会规则的含义,回顾社会规则的种类。

4. 再次阅读法律法规,理解其中规则的不同层次,明确行为的底线及相应处罚,体会社会规则的重要意义。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