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弹奏音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的距离弹奏出不同的音符。第一部分是认识超声波传感器,了解超声波的工作原理,用杜邦线连接在数字口D11和D12上,执行“讨论坊”中的脚本,让学生初步感受超声波测距的强大功能。第二部分先介绍了弹奏音符的控件,它能够实现在不同位置发出不同的音阶。利用超声波检测到不同距离范围,弹奏出不同的音阶,实现学生们的自主演奏,感受数字化创作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图形化编程程序设计基础,学习超声波的控件的没有什么困难之处。超声波用杜邦线连接时比较复杂,要学生细心、细致,才能正确连接。学生对于测量物体与超声波距离非常感兴趣。音符的学习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有音乐基础学生都能很快掌握。难点在于编写好程序后,手如何恰当地落在指定的区域准确演奏出音符。建议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好尺子等测量工具,先规划好每个音阶的距离范围。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 了解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 学习超声波传感器的测距的使用方法。
  3. 利用获取传感器的数值进行相关程序编写。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1)了解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超声波传感器的连接方法。

(3)掌握弹奏音符控件使用方法。

  1. 难点:超声波测距离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境创设、任务驱动。

六、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七、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广播系统、测量的尺子工具、耳麦。

八、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我们班有同学学过乐器演奏吗?学生一一列举。今天老师也带来一样乐器,只要你挥挥手就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它是空气琴。哪位同学想上来演奏一下?

指定学生上台演奏。学生根据距离讲台的远近,演奏音符。

教师:这个神奇的空气琴就是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制作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弹奏音乐”。(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乐器演奏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超声波传感的奥秘。

(二)知识新授

  1. 认识超声波传感器。

(1)观察超声波

教师:同学们拿出超声波传感器,它有一对大眼睛,看起来比较酷!

学生观察。

教师:通过超声波发射装置发出超声波,根据接收器接到超声波时的时间差计算距离,是不是很厉害?这与雷达测距原理相似呢。超声波检测比较迅速、方便、计算简单、易于做到实时控制,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能达到工业实用的要求,因此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只大眼睛发出超声波,另一只大眼睛接收超声波。

(2)连接设备。

教师:使用杜邦线将超声波传感器上的E、T分别接在主控板的数字口D10和D11上,超声波传感器上的5V连接到主控板的5V,超声波传感器上的GND连接到主控板的GND。千万别插错端口!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

(3)试验数据。

教师:同学们,试验一下“讨论坊”中的程序,看看变量“T”的值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编写教材上程序,运行。汇报数值变化,完成表1。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