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了解真实的自己
一、教学目标
- 知道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2.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理智地面对别人的评价。
- 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乐于改变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
- 难点: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学生入学照片、名片纸、学生自画像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设计意图 | 操作过程 | 注意事项 | 时间分配 |
暖身活动
|
导入,初步探索“我眼中的自己”。 | 活动:我的自画像
1. 活动过程: (1)同学们,人与人初次见面往往会递上一张名片,通过名片来介绍自己。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给自己做张名片,帮助老师认识和了解你们。首先,在A4纸左上角处画上我们的自画像。请同学们选择你认为适合的彩笔描绘自己。注意:它不以像不像为依据,也不评名次;你可以用任何事物呈现自己,可以是人物画像,也可以是具体的或抽象的各种事物,如动物、植物等等。 (2)小组内依次展示自画像,向大家描述自画像里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并说明你这样画的理由。最后我们邀请同学在全班进行分享。 (3)请同学到讲台上进行分享:这个自画像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选择这个动物/植物的原因是什么? 2.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分享了我们眼中的自己。外表是我们对自己最直观的认识。 |
控制绘画的时间,如果来不及完成,可以在课后完成。 | 8分钟
|
活动在线
活动一: 我是谁
|
帮助学生深入探索自己。 | 活动一:我是谁
1. 活动过程: 引导词:好,我们都完成了第一步,描绘出了我们的样子。除此之外,我们的名片还需要有哪些信息呢? (1)我们在“名片”右上角,继续补充关于自己的信息。首先填写姓名和生日。 (2)阅读书本上第4页中的“形容词检核表”,选择适合自己的词语填写在外表、个性、特长的空白处。可以参考书上的词语,但也不限于书上词语。 (3)填写完成后,请同学们来介绍下自己。 2. 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自我介绍,我对你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外貌,或者在社会中的关系等,用词不受参考词语的局限。 | 8分钟 |
心海导航 | 客观认识自我,理智面对他人的评价。 | 活动:我的优势与不足
1. 活动过程: 引导词:这是我们所了解的自己,那么你们知道在其他人的眼里,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吗?下面我们请四人小组中的同桌来帮你补充,继续完成你的名片。 (1)请搭档在对方的名片上写出观察到的对方的优势和不足。 (2)完成之后阅读教材第2页。 (3)讨论分享:大家对你提出了哪些优点?哪些缺点?搭档填写的既有缺点又有优点的同学举手示意下。 (4)教师反馈:我们左右看看,看起来我们每个人都既有缺点又有优点,我们的缺点和优点也不那么一致,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2. 请同学们分享这些优点中你以前没有发现的部分。当你看到这些优点时,你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 3. 教师反馈: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上更多的优点时,我们会更加开心和自信。 4. 同学给你提的这些不足中哪些是你已经觉察到的,哪些是你之前没有意识到的?同学提到的这些优缺点,你是否同意? 5. 教师反馈:他人眼中的自己,给了我们一个认识自己的新视角。但是一个人的看法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他人评价有可能符合我的真实情况,也有可能是对我的误解。 6. 那么如何才能判断这个评价是否符合自己的真实情况呢?(如学生回答困难,可尝试询问学生如何知道自己擅长的运动) 7. 教师小结:我们要更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还可以从同学、家长、老师等各种关系中全面地了解自己。特别是可以询问那些非常熟悉、了解我们的人。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认识自己。 |
同学指出的某些缺点,有可能会让学生自尊心受挫。老师需要关注并及时化解。 | 10分钟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