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5课时 分解质因数 教学设计

 

课   题 分解质因数 苏教 五年级下 3 单  5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学习目标 1.认识质因数,知道合数能写成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能把合数分解质因数。

2.在探索分解质因数的过程中,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技能,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数感。

3.在探究分解质因数的方法中,体会数学学习的开放性,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 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2. 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的内容是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是在学习了质数与合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了解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主要是看这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只有两个因数的叫作质数,有3个或以上的数叫作合数。本节课学习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需要掌握质因数的含义及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核心素养 在探索分解质因数的过程中,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技能,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数感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引“探究”

1.开展数学游戏。

游戏规则:

(1)同桌两人进行比赛,将任意一个整数写成若干个自然数相乘的形式。

(2)比赛结束时,谁写出的式子最长,谁获胜。

(3)比三局,获胜最多的同学胜利。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知识链接—构“联系”

2.回忆质数和合数的定义,并将下面的数分类。

3    20    4     1     5     2     8    6    11    15

质数:

合数:

三、新知探究—习“方法”

任务01:认识质因数,合数写成质因数相乘的形式

师:你能把5和28分别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

课件出示:

5=(    )×5      28=(    )×7

师:在5=1×5、28=4×7中,哪些数是5的因数?哪些数是28的因数?

反馈:5=1×5,1和5是5的因数。

28=4×7,4和7是28的因数。

师:在这些因数中,哪几个数是质数?

反馈:在1、5、4、7中,5和7是质数。

师揭示:像这样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

师:在上面的两个算式里,哪个数是哪个数的质因数?

反馈:在5=1×5中,5是5的因数,又是质数,所以5是5的质因数;

在28=4×7中,7是28的因数,又是质数,所以7是28的质因数。

师:1为什么不是5的质因数?而4为什么不也是28的质因数?

反馈:1是5的因数,但不是质数,所以1不是5的质因数。

4是28的因数,但不是质数,所以4不是28的质因数。

师:那么一个数的质因数要符合哪几个条件?

引导学生得出:一个数的质因数要符合两个条件:它是这个数的因数;它又是质数。这时它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设计意图:利用乘法算式,让学生逐步探究,让学生明确质因数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它是这个数的因数;它又是质数。整个过程的探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总结、归纳等思维能力。】

任务02: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技能

师:你能把30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课件出示:

 

师:把30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可以怎样做?

反馈:把30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先写成2乘15;15是合数,再把它写成3乘5,这时乘数全部是质数。

 

师:接下来呢?

师:看来要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可采用逐步分解的方式。像这样把一个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作分解质因数。

【设计意图:根据课本出示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分解质因数,然后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亲身经历分解质因数的过程与方法,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技能。】

师:人们经常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课件出示:

师:你看懂了吗?说说怎样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引导学生得出:从最小的质数除起,一直除到结果为质数为止,再把每个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