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2课时 数的组成和读写 教学设计
课 题 | 数的组成和读写 | 苏教版 | 一年级下册 | 第 3单 元 | 第 2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 课 教 师 | |||
学习目标 | 1.学会读写100以内的数,知道个位、十位、百位及数位顺序,会用学具表示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通过拨一拨、摆一摆、写一写、读一读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探究新知,感受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
教学重点 | 百以内数的读写,充分感受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 | ||||
教学难点 | “百”的概念的建立和“个、十、百”三个数位的顺序的把握。 | ||||
学情分析 | 一年级小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了十几的数,对于数的读写和组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学习100以内的数对于他们来说是体验数的一次飞跃。教学中注意将数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 ||||
核心素养 |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事物,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的态度。 | ||||
教学辅助 | 多媒体课件,小棒。 | ||||
教学过程 | |||||
一、巧设情境—引“探究”
1. 小朋友们,还认识这个学具吗?
2. 介绍数位。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3. 导语:今天我们就利用计数器来学习新知识。(板书课题) 三、新知探究—习“方法” 课件出示例2情境。先用小棒摆一摆,再拨一拨、写一写。
任务一:动手拨一拨,理解数位 仔细观察图片,再次理解4个十就是四十。动手拨一拨,理解数位。 【设计意图:这里让学生自己的动手去摆一摆,拨一拨。然后再对比用小棒摆和计数器拨有什么相同点,从而让学生为学习数的组成和读写打下基础,对于数位的理解也更加清晰。】
1. 你是怎么摆的?它表示什么? 2. 让学生根据小棒的摆法,在数位器上表示相同的数。 3.引导学生发现4在十位上表示4个十,个位上什么也没有,所以用0占位,故读作:四十,写作:40。 任务二:根据摆法,尝试理解 【设计意图:对于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组成,由摆小棒到拨计数器,由教师演示到学生自己操作,很好地体现了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情境中领悟写数、读数的方法,了解两位数的组成】 刚才我们一起尝试用计数器表示四十,并根据数的组成学会了对数的读、写,接下来看看你会用计数器表示这个数吗? 1.让学生先用小棒摆出四十五,再尝试用计数器表示出四十五,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提问:4在什么位上表示什么?5在什么位上表示什么? 3.鼓励学生整体回答: (1)引导学生指出4在十位上表示4个十,5在个位上表示5个一,合起来就是45。 (2)要求学生尝试指出:该计数器表示的数写作45,读作:四十五。 总结:写数时,对照计数器,从十位写起,十位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在个位上写几。读数时,从十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易错警示:注意四十五写作45而不是405。 刚才我们能够又快又准确地用计数器表示几十几的数,还学会了对他们的读写,那这次老师增加一点难度。出示100的课件,让学生自己尝试拨一拨。 1. 借助于小棒,让学生先摆10捆小棒。 2. 鼓励学生说一说,10捆表示什么,一百就是1个百 3. 提问:让学生猜一猜如何在计数器上表示一个百? 4. 让学生自己动手试着拨一拨。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