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3课时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3)例3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探究解决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体会解决封闭路线植树问题的思考方法。
2.能够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解决封闭路线的植树问题,进一步培养画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
重 点 | 理解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的基本数学模型。 | ||||
难 点 | 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总长÷间距=间隔数=植树棵数),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 ||||
学情分析 | 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初步掌握了在一条直线上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模型思想),学生掌握了画图分析,观察,归纳的方法总结规律的,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 ||||
核心素养 | 培养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一:通过阅读习题,找到核心信息,明确要解决问题的特点。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设计植树方案,复习了前两个课时学习的在不封闭路线上植树的两种不同情况,一方面引入新课,另一方面本节课学习在封闭路线上植树的问题时,迁移学习方法。接着阅读题目,找到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大胆猜测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境导入,引“探究”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和一端栽,一端不栽三种情况的植树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特殊的植树问题。
➯知识链接,构“联系”
为了美化街道环境,要在一条120m长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
(1)说一说,可以怎样栽树呢?
(2)两端都栽:120÷5+1=25(棵)。
两端都不栽:120÷5-1=24(棵)。
一端栽一端不栽:120÷5=25(棵)。
植树问题分几种情况?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两端都栽: 棵数=间隔数+1
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
只栽一端: 棵数=间隔数
我们用化繁为简法和画图法找到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新知探究,习“方法”
(出示教材第106页例3)请同学们阅读例3,看看能发现哪些信息?
张伯伯准备在圆形池塘周围栽树。池塘的周长是 120 m,如果每隔 10 m 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一、学生独立自学,教师观察指导。
1.从题目里面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对比,这一问题和我们之前的解决的植树问题有什么不同?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阅读与理解,你从题中获得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在周长120m的池塘边上植树,每隔10m栽一棵。(间距)
要解决的问题:求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2.想一想,说一说:本题的特别之处:
(1)不是在一条直线上。植树的路线不同,我们可以把前面学习的叫做线形植树,今天学习的在圆形周围植树就是在封闭曲线上植树中的一种,叫做环形植树。
(2)没有强调怎样去植树,没有植树的端点。
3.分析与解答,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学生大胆猜测。
根据题中信息,想一想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