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2课时 8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记忆8的乘法口诀。

2.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运用迁移方法编出8的乘法口诀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重    点 编制8的乘法口诀,记忆8的乘法口诀。
难    点 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熟练地应用8的乘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属于数与代数知识的教学,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而乘法口诀则是乘法计算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乘法口诀的教学就尤为重要。(7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与前面1-7的乘法口诀类似,教学时通过编唱螃蟹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着编口诀,因为有了以前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学生困难不大。通过编出的乘法口诀来运用到题目中,在练习的设计上,引导学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口诀,并将8的乘法口诀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编口诀的过程已不陌生,通过2~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学生已具备自编口诀的经验,有自己的思考方法。关键是熟悉和理解口诀,运用口诀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8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八句,量多且数字较大,熟记口诀并不容易。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时易混淆。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感受学习8的乘法口诀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激发兴趣,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体验数学。

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6=   5×7=    4×3=  1×6=    7×2=    5×5=

2.出示螃蟹儿歌(课件出示:一只螃蟹1张嘴,2只眼睛,8条腿。)

1只螃蟹有8条腿,2只螃蟹有多少条腿?3只、4只、5只、6只、7只、8只呢?想要知道答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先来探究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学习任务一:沟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理解乘法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自主猜想感知、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突破了本课的难点,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1.猜想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师:每句口诀里一定有哪个字?(生:每句口诀里一定有八字。)

师:那么每个字的前面应该是哪些字呢?(生:一、二、三、四、五、六。)

2.学生合作探究例 1:编写8的乘法口诀。

(1)选择表格或方格图进行编写。

(2)学生观察图画,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1列有几个纸杯蛋糕?

②2列有多少个?3列有多少个?······8列呢?

3.借助数轴来帮助理解和掌握8的连加结果。

听说我们要学习8的乘法口诀,有一只可爱的小狗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1)它是怎样跳的呢?咱们一起观察一下。(提出要求)请你观察小狗第一次从0跳到几?第二次跳到几?第三次呢?接下来它要沿着数轴继续跳,每次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