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5课时 质数和合数 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借助分类思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并理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 能在百数表中正确找出100以内的质数,熟记20以内的质数以及掌握100以内的所有质数。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探究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能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并能熟记20以内的质数。
学情分析 之前我们已经学过因数和倍数,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会找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有了这个桥梁那么学习这节课就不难了,这节课就是根据一个自然的因数的多少把自然数分为三类:质数和合数以及“1”。但是学完这节课后学生会将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和合数这些慨念弄混淆,当交差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否奇、偶、质、合数时学生会感觉有些难度。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通过体验与探究的活动,让学生亲历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亲历辨析的过程,亲历结论的过程,让学生感觉自己的伟大,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
核心素养 探究质数和合数意义的过程中,感受1的特殊性,体会分类思想。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知识链接—构“联系”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什么是因数和倍数?

以算式24÷3=8为例,谁来说说看?

(24是3和8的倍数,3和8是24的因数。)

提问:关于因数和倍数还有什么要注意吗?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非0自然数。 )

小结: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提问:自然数 1-20 中,奇数有哪些?偶数有哪些?

奇数有(                              )

偶数有(                              )

你知道它们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吗?

学习任务一:理解并掌握什么是质数和合数,能正确的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先复习什么是因数和倍数。然后顺势请同学们写出每个数的所有的因数,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引导下,学生观察因数个数的不同情况,然后给这些数分类,初步感受质数和合数的意义。通过讨论、交流,不断深化质数与合数概念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自己写一写20以内的奇数、偶数并说一说20以内的质数、合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学习兴趣。】

新知探究—习“方法”

1.学习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预习反馈(1)请写出1~20各数的因数?

出示课件中的表格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的因数有  1 11的因数有  1,11
2的因数有  1,2 12的因数有  1,2,3,4,6,12
3的因数有  1,3 13的因数有  1,13
4的因数有  1,2,4 14的因数有  1,2,7,14
5的因数有  1,5 15的因数有  1,3,5,15
6的因数有  1,2,3,6 16的因数有  1,2,4,8,16
7的因数有  1,7 17的因数有  1,17
8的因数有  1,2,4,8 18的因数有  1,2,3,6,9,18
9的因数有  1,3,9 19的因数有  1,19
10的因数有  1,2,5,10 20的因数有  1,2,4,5,10,20

 

(2)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些数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规律?

①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否完全相同?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