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2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使学生了解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 3. 感受用除法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
||||
重 点 | 正确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 | ||||
难 点 | 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 | ||||
学情分析 | 《除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 我们应该明确这部分的核心内容实际上是运算的意义,运算的意义也就是实际情境和运算符号建立的联系。确定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思考背后的教育价值,这个过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其次就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能力找到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提炼出核心问题,设计一些问题作为核心问题的铺垫或进一步发展。如: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其它分法吗?(辅助问题,多种算式沟通联系,只要平均分,就可以用除法。)或者你能借助平均分的活动和已有的算式来说明除法算式的意思?(核心问题)由浅入深,激励儿童进行深度的思考。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学具。 |
教学流程
知识链接:复习引入,激活经验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或者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回顾旧知
1.你能按要求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1)9朵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 )朵。
(2)9朵花,每3朵分一份,可以分( )份。
2.复习导入
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也学会了按要求把一些物品平均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把平均分的过程用算式记录下来。
3.猜谜语:黑黑眼圈大胖子,最爱竹叶竹笋吃。(打一动物)
学习任务一:动手操作,巩固平均分,明确含义
【设计意图:利用“熊宝宝分竹笋”这一情境导入新课,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一、创设情境
大家都知道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为了照顾好他们,动物园每天都要准备新鲜的竹笋,今天一共准备了12个竹笋,想把这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应该怎么分呢?
1.出示例题4情景图:观察信息说图意。
2.找出关键信息。
3.思考怎讲解决:每盘放几个?
二、动手操作,明确含义
-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每盘要放同样多)
- 动手操作:摆一摆,分一分。
- 分组汇报:
预设1:先拿出4个竹笋每个盘子放1个,再拿出4个竹笋每个盘子放1个,剩下4个竹笋每个盘子再放1个。
每盘放1个,这样分了3次,结果每盘都分了3个竹笋,是平均分的。
预设2:先每盘分两个,还剩4个竹笋,再每盘分一个,正好分完。
能依据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预设3:3个3个地分,分了4盘,正好分完。
数的感觉很好,能想到每次分几个比较合适。
4.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 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 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