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1课时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用几个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形状。

2.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通过操作、观察、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重    点 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难    点 在实际观察活动中,从观察到的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
学情分析 关于观察物体的知识,学生在二年级时已初步接触,本课所观察的对象不再是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是较为抽象的由小正方体拼摆而成的几何体,学生只能根据图形的形状加以辨认,实现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

从生活实际的现象引入新课,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明确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1.激趣:

(1)欣赏视频:苏轼《题西林壁》这首诗。

(2)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

小结: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3)为什么同一个物体,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不同呢?

预设: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

2.揭示课题。

(1)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预设1:从上面或下面观察, 从前面或后面观察,从左面或右面观察

观察物体时要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去观察,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1)

 

:探究例1的摆一摆:拼搭图形

【设计意图:】

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动手拼搭几何体,通过摆一摆了解组合体的构成,掌握其特征,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1.请同桌合作用4个正方体,拼搭成一个你们喜欢的几何体。

(1)动手操作。

(2)展示交流:请学生展示并用语言描述拼搭成的几何体。

预设:学生可能拼出下面的图形。

 

2.请同学们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像小华摆的这样的图形。

 

(1)动手操作。

(2)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预设:前面一行摆3个小正方体,后面一行摆1个小正方体,且在最左边摆放。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