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3课时 角的分类和画角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引“探究”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了量角器可以用来测量角,你们知道量角器的由来吗?量角器,顾名思义,其功能是用来度量角度的。 “将圆周分割成360等份”的“角度”单位的发明,要归功于中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据说当时的认知是“一年有360天”,因此古巴比伦人发明出60进制的记数法则,并套用在角度的单位换算上。而“1周角=360°,1°=60′(分),1′=60″(秒)”的习惯仍沿用至今,所以量角器可以说是“几何四宝”(即直尺、三角尺、量角器和圆规)中名副其实的“舶来品”。

2.提问:你知道直角是多少度吗?量一量。

学生测量并交流。(直角等于90°。)

3.提问:我们可以通过直角来区分什么角?

4.谈话:小于直角的是锐角。大于直角的是钝角。除了直角、锐角和钝角,其实还有其他的角。这节课我们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

学习任务一:角的分类和画角。

【设计意图:通过转动纸条,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使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加深对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认识平角和周角,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并学会用量角器画出指定的度数的角。】

新知探究—习“方法”

1.学习角的分类

课件出示教科书P84例4。

例4:把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使它们组成的角是直角。旋转其中的一条边,直到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为止。

 

(1)动手与操作。

引导:转动其中一条边把角一点一点变大,旋转到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为止。

提问:这还是角吗?为什么?指一指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并写上角的符号。

学生思考并交流。(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这样的角叫平角。)

提问:一个平角是多少度?

学生量出平角的度数。(板书:180度)

提问:一个平角含几个直角?

学生思考并交流。

板书:1平角=2直角

(2)分析与比较

提问:锐角、钝角与直角、平角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并交流。(锐角比直角小,锐角小于90°。钝角比直角大,比平角小,钝角大于90°,小于180°。)

(3)动手与操作

引导:继续旋转平角的一条边,直到与它的另一条边完全重合。

 

提问:这时所形成的角包含了几个平角?是多少度?

小结: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作周角。周角是360°。

(4)分析与比较

提问:周角和平角、直角比,它们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交流。

明确: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启发:我们刚刚认识了哪几类角?这些类别是根据角的什么来划分的?这些角分别是多少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