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 | 统编版 | 五年级下册 | 第一单元 | 第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了解排演课本剧的步骤,能够根据需要适当改编故事内容,设计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台词、动作和表情。
2.在编排课本剧的过程中开展小组讨论,引导组内每个人发表意见,尊重大家共同的决定。 3.通过排演课本剧,进一步亲近名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
||||
学习
重难点 |
开展小组讨论,学会轮流主持,引导组内每个人发表意见,尊重大家的共同决定。 | ||||
学情分析 | 对于这一学段的学生而言,开展讨论不成问题,但是讨论中话语权常常掌握在语言交际能力突出的学生中,不擅长表达的学生,很有可能成为“听众”。所以,引导小组成员中的每个人都发表意见尤为重要。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 |
教学过程
任务一:视频激趣,明确目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课本剧能够非常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直观形象的视频还能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本剧的特点以及思索从哪些方面准备课本剧,为后面排演课本剧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利用教材提示,直奔教学主题,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
1.学生观看课本剧视频。
2.谈话激趣:视频中,同学们表演的是哪一篇课文的内容?这些同学将课文进行加工后,搬上舞台进行表演,这就是课本剧表演。你们喜欢演课本剧吗?
3.揭示课题:怎样才能演好课本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怎么表演课本剧”。
4.提出自学要求:阅读教材35页,了解交际要求,我们这次口语交际的任务是什么,具体讨论哪些内容?
全班齐读演课本剧前的准备步骤,老师相机板书。(板书:选课文、分角色、怎么演)
5.边读教材第一段话边思考:什么样的课文适合表演课本剧?(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
(1)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对话丰富的课文往往更能吸引观众;
(2)选择课文要考虑文中人物的数量、故事的环境等因素;
(3)不一定要表演全篇课文,选择其中的某个精彩片段,降低表演难度,更容易取得成功。
6.引导交流:怎样“分角色”呢?(学生交流后小结)
分角色时,我们要考虑“演员”与角色的形象、性格的相似度,还要考虑“演员”能否表现出角色的特点。
7.教师补充关于剧本的知识: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舞台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括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任务二:师生合作,明确要求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演练,教给学生主持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能够听取最合理的意见,尊重大家共同的决定,提升口语交际的品质。】
1.默读教材第三部分的内容,引导交流:讨论的时候,主持人和组员应该怎么做?请同学们用横线在教材上画出对主持人的要求,用波浪线画出对组员的要求。
(1)学生默读、圈画后展开交流。
(2)师生共同总结。
①对主持人的要求有:小组成员轮流主持,引导每一位组员发言,组内意见不统一时要组织协调并尊重大家的意见。
②对组员的要求有: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意见不同时要协商一致。
2.师生合作,示范讨论“选课文”
教师引导:讨论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情况,例如:如果你是主持人,要怎样引导大家积极发言?组员意见不同时,作为主持人要怎样协调?作为组员,如果自己的意见和别人的意见出现分歧怎么办?我请几名同学演练一次讨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持人的做法和组员的表现,看看主持人哪些做法值得学习,组员的表现有哪些好的地方、哪些需要改进?
教师和几个学生演练,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主持人的做法和小组成员的表现。
3.教师做主持人,与学生配合示范选课文环节的讨论。
(1)主持人提出讨论话题,引导每一位组员发表意见。
(2)当组员意见不一致时,主持人引导每一位组员说出自己的想法。
(3)主持人以“是否是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是否适合表演”为标准,组织组员再次讨论,最终形成一致的看法。
4.引导学生评价:你觉得主持人的哪些做法值得学习?组员哪些地方做得好?
5.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主持人,要怎样引导大家积极发言?组员意见不统一时,作为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