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写信 部编版 年级上册 七单元 1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封信,做到内容清楚。

2.能正确书写信封。

3.能将书信通过邮局寄给收信人或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对方。

学习

重难点

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封信,做到内容清楚。
学情分析 在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广泛应用的今天,学生对书信这种通信方式是十分陌生的,本次习作是在写留言条、通知、启事等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用应用文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老师要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不仅要写信,还要邮寄书信。以增强体验感。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畅聊书信,认识意义

1.师生谈话,引入书信。

师引导:同学们,如果你的父母在外地工作或者是亲人、朋友相隔很远,你们会怎么与他们联系呢?(预设:打电话、发视频、发语音)这些方式的确都很便捷。不过,以前没有网络、手机,那时想跟家人和朋友联系,该怎么办呢?(出示题目:写信)

2.什么是书信?书信有什么作用?

(以下内容教师可根据学情补充)

远古时代,人们就有”书信”的来往,据说以“结绳记事”、刻符等方式来”通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为便于处理政务和列国之间的联系交涉,书信也就多起来了。最初“信”与“讯”通,专指送信使者,把一切信件泛称为“书”,以后才合称“书信”,变成了一种文体。

古代书信的别称有很多,如: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这里的双鲤就不是真鱼了,而是两块雕刻成鲤鱼形的木板。两块木板,一个是盖,一个是底。将信用这刻成鲤鱼形的木板,合在一起,然后用绳子捆好后发出去。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南唐中主李璟《摊破浣溪沙》

青鸟海上来,今朝发何处。口衔云锦字,与我忽飞去。——李白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锦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杜牧《春思》

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辛弃疾《满江红·暮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 《天末怀李白》

欲寄彩笺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教师小结:书信除传递信息之外,更是传递情感的载体。它就像一条情感的纽带,连接着五湖四海的知己亲朋;书信就像一只载满真情的小船,将美好的祝福驶向心灵的彼岸。如今,微信、QQ、电话、短信让人天涯如咫尺,却总是少了点见信如晤的期待。快递包裹很多,却没了一纸信笺的期盼。写信、收信、读信在通讯科技发达的当下,反而显得弥足珍贵。

今天的习作课,咱们就来学习书信的写法。

学习任务二例文引路,掌握格

1.自主阅读例文。

(1)出示例文,启发思考。

 

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写了什么内容?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老师点拨。

①这封信是一名叫小杰的孩子写给他叔叔的。

②信中,小杰告诉叔叔,收到了叔叔寄的书,并表达感谢之情;小杰告诉叔叔学校搬进了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