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

部编版 年级上册 单元 1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读准“轴”“曝” “矣”等易混难读的字,会写“轴、锦”等4个字,把握朗读的停顿,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资料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句子的意思,能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想象故事细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 与同学交流对文中人物的看法,从这篇文章中明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2.想象故事细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表达形式已有了初步感知,也了解一些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知道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方式与学生日常使用的白话文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对于文言文依然有着初学的新鲜感和认知上的陌生感。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是语言凝练隽永,寓意深刻,学生在理解文意,读懂文本揭示的道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方法上,以指导朗读和引导想象为主,以生为本,立足文本,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掌握。
教学辅助 PPT、学习任务单等。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导入课题:唐代著名画家戴嵩画了一幅《斗牛图》。(课件出示《斗牛图》)

几百年后,关于这幅图,苏轼写了一篇文章《书戴嵩画牛》。(教师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读好课题。

(1)教师范读,提示学生读好停顿:书/戴嵩画牛。

(2)指名读,齐读。

3.理解课题。

(1)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2)引导:“书”是什么意思?请联系前面学过的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说一说。

预设:“书”就是“书写”的意思。“画牛”不是一个动词加名词的结构,而是指画作《斗牛图》。

“书戴嵩画牛”就是书写戴嵩画牛的故事。

学习任务二:读通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1) 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2)用“/”画出长句子的停顿,多读两遍。

(3)同桌互相听读,纠正读得不准的字音和不恰当的停顿。

2.检查朗读,评价修正。

(1)指名读,提醒学生读准“处、好、数、曝”的字音。

杜处(chǔ)士   好(hào)书画   所宝以百数(shǔ)   曝(pù)书画    斗(dòu)牛

(2)教师范读,同桌互读。(课件出示)

蜀(shǔ)中/有杜处(chù)士,好(hǎo)书画,所宝/以百数(shù)。有戴嵩《牛》/一轴(zhóu),尤所爱,锦(jǐn)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pù)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fǔ)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chù)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miù)矣(yǐ)。”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nú),织/当问婢(bì)。”

3.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课文的意思;用“?”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和同桌讨论。

戴嵩(sōng):唐代画家,善画牛,有《斗牛图》。

蜀中:四川。杜处(chǔ)士:不详。苏轼有《杜处士传》,是将众多药名谐音连缀而成的。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

好(hào):喜欢,爱好。所宝:所珍藏的。宝,珍藏。

数(shǔ):清点数目,计算。

一轴:一幅。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套,用玉装饰卷轴。囊,袋子,此处指画套。常以自随:《东坡志林·卷九》(十二卷本)无此句。自随,随身携带。

曝(pù):晒。

拊(fǔ)掌:拍掌,嘲笑时的体态语。

耶:一作“也”。

牛斗(dòu):牛互相争斗。

力在角(jiǎo):力量用在角上。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