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大自然的声音 编版 年级上册 七单元 1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认识“妙、奏”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生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3.能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那些声音。

4.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学习

重难点

1.能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那些声音。

2.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结合三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入境、想象,引导学生美读,感悟,引领学生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风、水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听,“唰唰”是黄叶道别的声音,“哗哗”是小河欢唱的声音,“滴答”是小雨滴洒向人间的声音。

今天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吧!

2.资料链接。

打击乐器是一种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族群。打击乐器可能是最古老的乐器。有些打击乐器不仅仅能产生节奏,还能做出旋律和和声的效果。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2.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并组词。

重点提示:“奏”是平舌音,“喳”是翘舌音。

3.交流识字技巧。

归类识字:“叽叽喳喳”“唧哩哩” “呢喃”都是拟声词,这几个字都有口字旁,都是形声字。

加一加:女+少=妙

比较识字:击——出  汇——江

多音字:呢

ní  (呢喃细语)(毛呢)

ne (干嘛呢)(哪儿呢)

运用:春天在哪儿呢(ne)?春天在燕子的呢(ní )喃细语里。

4.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掌握生字结构。

重点提示:“妙、演、激、滴、鸣”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敲”也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宽右窄;“击”是独体字,上横短,下横长;“器”是上中下结构,中间撇、捺伸展。

“奏”,上下结构,书写时要注意:上边部分三横之间的距离匀称,撇先竖直后略平,捺略平,写得舒展;下半部分最后一点略长一些。

“滴”,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氵”略呈弧形 ;右部笔画较多,布局均匀。

“敲”,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右边不要写成“支”。

5.理解词语。

【呢喃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汹涌澎湃】形容波浪凶猛。

【潺潺】形容水流动的样子。

6.学习近义词、反义词。

学习任务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