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游园不值 | 统编版 | 六年级下册 | 古诗词诵读 | 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学习古诗景中有情、景中寓理的方法。 3.学会古诗的学习方法。 |
||||
学习
重难点 |
学会古诗的学习方法。了解古诗大意,学习古诗景中有情、景中寓理的方法。
|
||||
学情分析 | 六年级学生六年级学生对古诗有了一定的积累,已经初步了解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能够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来理解诗文内容,谈出自己的认识,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能力。但因古诗无论是从语言文字上还是写的内容上来看,都离我们时代较远,学生理解有困难,所以学习本诗时要强调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 ||||
教学辅助 |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 :复习方法,谈话导入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引导学生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从诗题入手,了解诗人以及背景,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很多古诗,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出示课件)
【预设】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学写法
2.春天来临,朋友的园子里一定会美不胜收,让我们跟随叶绍翁的脚步一起去游园。师范读。(出示课件)
3.诗人乘兴而去,却没有见到园中美景,我们从题目中“不值”这个词的注释中了解到“不值”就是“没有遇到”。解诗题:叶绍翁游园却没遇到老朋友。(出示课件)
4.和叶绍翁游园,我们就要先了解他,让我们走进宋朝诗人叶绍翁,知作者。(出示课件)
【预设】
叶绍翁(约生于宋孝宗淳熙前后,卒于南宋灭亡前后),字嗣宗,号靖逸,南宋龙泉(今浙江龙泉)人,其人生平资料极少,且有关其生平亦存争议,据史料记载,叶绍翁早年参加过科考,或曾入太学,在临安大约有至少十年的求学、仕宦生活。约在宋理宗淳祐年间,叶绍翁转而归隐,曾于西湖畔、临安城郊等处隐居。归隐其间,叶绍翁多与好友唱和酬答,其结交甚广,达官显贵、文人处士无所不交。他的诗作涉及交游、唱和、隐居、咏物、咏史等。著有诗集《靖逸小稿》等。
学习任务二:解字词,明诗意。
(设计意图:学生自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 初读诗文,解字词
(1)自主学习,出示学习要求:
※ 轻声读古诗,圈住自己读不准的字音。
※ 利用工具书,理解古诗的意思。(同桌交流学习成果)
(2)交流,出示古诗: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①指名读,正音:屐—jī。
②全班齐读。
2.师生合作读。
教师读前半部分,学生读后半部分,一遍读完后,交换朗读内容。
3.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并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汇报交流,借助注释,理解词语。
- 应:大概,表猜测。
- 怜:怜惜。
- 小扣:轻轻地敲。
学习任务三:感知诗意,感悟诗情
(设计意图:语言本身就能给人以想象,给人以情感,给人以更多的人生感悟。)
- 出示前两句,了解古诗大意。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过渡:一路气喘吁吁,我们来到了朋友的园子,叶绍翁是怎样做的?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