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元 整 体 教 学 设 计

学科 英语 年级 八年级上册
使用教材  沪教牛津版(深圳·广州·沈阳)
单元名称  Unit 5 Educational Exchange
单元主题及主要内容分析
单元主题分析

本单元的话题是“教育交流”,对应课标中的“人与社会”这一主题语境,涉及“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主题群,以及“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语言与文化”子主题。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教育交流”为话题,以教育交流项目的各项活动为主线。了解“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这个主题展开,涉及的语篇,包括记叙文、对话、报告、海报和说明文。

整个单元分为Getting ready, Reading,Listening, Grammar, Speaking, Writing, More practice,Study skills及 Culture corner九个部分,兼顾学生“听、说、读、看、写”等技能的内容编排,关注语言的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的协调发展。教材的语言材料涉及的具体语言知识有:(1)An exchange visit is educational and interesting! 记叙文,了解来自英国伦敦的交流生在北京新华初级中学参与教育交流的情况;(2)关于教育交流前带队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有关交流期间注意事项的对话;(3)现在完成时的结构和用法,以及常与现在完成时连用的副词;(4)降调的朗读规则; (5)描述参加教育交流访问经历的简短汇报;(6)关于招募学生参加教育交流项目的海报;(7)介绍填写出国教育交流申请表的方法;(8)介绍“文化冲击”的现象以及如何应对的方法。通过单元话题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对祖国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具有初步的国际意识。

 

以下是单元语篇内容分析图和基于单元主题和语篇内容分析形成的单元结构图:

表一:单元教学内容

Numbers单元教学内容
语篇 语篇类型(技能) 语篇内容 语篇主题

Reading

记叙文(读) 记叙了有关英国交换生赴北京教育交流的情况; 了解教育交流项目的形式和内容,同时初步接触现在完成时;

Listening&Grammar

对话 关于教育交流前带队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有关交流期间注意事项的对话; 为写作和拓展阅读板块打下基础和铺垫;

More practice

海报 关于招募学生参加教育交流项目的海报; 了解教育交流项目的细则

Writing

汇报 描述参加教育交流访问经历的简短汇报; 对整个单元学习内容的回顾,进一步巩固现在完成时;

Culture corner

说明文 介绍“文化冲击”的现象以及如何应对的方法。 关注文化差异。

 

表二:单元大观念:

 

 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

语言能力:用所学语言描述教育交流的情况,包括参与的各项活动和感受;

文化意识:了解教育交流这一双向文化交流的模式,关注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和异国文化的理解;

思维品质:提取、归纳描述教育交流活动的关键信息点,形成思维导图;接受并能应对“文化冲击”;

学习能力:积极进行拓展性运用,学会用所学进行迁移创新,将所学语言知识应用,描述教育交流的情况,介绍自己对教育交流活动的期望。

 

学情分析
(一)自然情况

本单元围绕“教育交流”这一话题,开展教学活动,学习教育交流项目的形式、内容,细则和感受;了解申请资格以及申请表的填写;关注“文化冲击”及应对方法。符合Module 3 Culture and history这个话题的内容探究,以及八年级学生对知识的汲取需求。

(二)已有基础

本单元涉及“教育交流”这些话题,从小学开始跨学科有涉猎了一些学校文化交流的活动,学生们能用英语表述关于活动的一些基本信息。

(三)存在问题
“教育交流”这一话题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学生虽然在小学涉猎了一些,但是比较浅显及主要在国内,并没有涉及双向文化交流的内容。输出部分涉及描述活动以及感受,发散思维,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批判思维能力也仍需要提升。同时要求能用目标语言进行描述,而现在完成时是初中新学的时态,学生没能完全掌握。

(四)解决措施

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发言,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不是期待唯一的标准答案。2. 培养学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检索信息,查阅资料的能力。3.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创设让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一起探讨、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家长进行分享。4.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根据学生随堂掌握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5. 从多角度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

单元学习目标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