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内容包括: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内容解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用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进一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道坐标与坐标系之间的关系﹐能够写出点的坐标与描出相应坐标的点﹐为本节内容做好了铺垫﹐本节内容是在实际问题中体会用坐标表示位置的办法﹐以及构建合适的坐标系的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坐标解决实际问题作用﹐并进一步拓展方位角与距离表示位置﹐加深感知平面上位置表示方法的实质﹐对学生就体会数学结合思想与学习函数打下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根据具体情境灵活选用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或者方位角表示地理位置.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掌握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会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2.目标解析
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会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能用方位角表示地理位置.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能利用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灵活运用坐标或者方位角确定地理位置.通过确定物体的地理位置,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习建立直角坐标系有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初步形成认真参与、积极交流的主体意识.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学习有序实数对的基础上﹐研究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坐标的关系﹐能准确画出坐标系﹐表示坐标﹐但在实际运用中﹐如何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可以抓住七年级学生爱动、好奇﹑爱展示的特点﹐用生动形象的图片与实际背景的问题﹐激发他们探究热情为兴趣﹐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我﹐体会成功喜悦﹐促进自信心的形成.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选取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如何用方位角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引入
如图是某市旅游景点的示意图.(1)你是怎样确定各个景点的位置?
(2)如果以“中心广场”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一个方格的边长看作一个单位长度,那么你能写出各个景点的坐标吗?(3)如果规定一个单位长度代表1km,那么雁塔到影月湖的距离是多少?
自学导航
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标出学校和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小刚家:出校门向东走1500m,再向北走2000m.小强家:出校门向西走2000m,再向北走3500m,最后向东走500m.小敏家:出校门向南走1000m,再向东走3000m,最后向南走750m.
规定:一个方格边长代表500个单位长度,一个单位长度代表1m长.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