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对“诚信”主题的搜集、整理、探究,提升对诚信的认识,感悟“诚信”的博大情怀。

2.思维发展与提升:以文字、图片、讲故事、演讲等形式展示成果,发现自己身边及社会上诚信的人和事,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诚信”。

3.审美鉴赏与创造:参与诚信的故事讲述、朗诵、歌曲演唱等,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懂得信赖别人和被别人信任都是一种幸福,从而陶冶情操,激发互信之心,学会诚信做人、做事。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演讲,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树立诚信意识,并在生活中做到诚实做人,讲求信用,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要求自己。

教学难点:

学习演讲,提高口头交际能力。

三、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初中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还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学习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要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可以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但是在各小组汇集、整理资料;选择相关展示内容;确定采访对象;撰写演讲稿,评选演讲人;选择演唱歌曲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另一方面,一定要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同时,为了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我还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国学经典《弟子规》教导我们: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凡说出的话,首先要真实不虚、讲求信用。说谎话骗人、胡言乱语都是不可以的。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无论古今,诚信都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综合性学习活动:人无信而不立。

诚信的内涵:

诚信就是诚实无欺,如实的,真心的,确实可靠的;诚信就是信守承诺,遵守协约;诚信就是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表里如一;诚,无伪也,真也,实也。–《增韵 • 清韵》

二、活动一:引经据典话诚信:

1、名人名言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西塞罗

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

诚信为人之本。                       ——鲁迅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谚语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

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莫里哀

 2、古语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意志不坚强,智慧就不会有高境界;说话不诚信,做事就不会有好结果。

人倍(违背)信则名不达:人背信弃义那么名声就不会远传。

3、成语故事

一诺千金:用来比喻重视诺言,说话算数。

一言九鼎: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逗妃子 笑,点烽火,戏弄诸侯,结果当敌人来犯时, 再点燃烽火,其他诸侯不来救援,自己失败丧命。

4、故事
                        曾子烹pēng彘zhì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曾子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