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词语,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字形并学会运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朗读课文,归纳要点,分析三只猫的个性、命运异同。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人眼看猫”“猫眼看人”“人眼看人”从动物视角体会作者感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作者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特点和人对猫的情感态度,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感情。
三、教学设想
猫是较常见的家养小动物,学生对猫比较熟悉,绝大多数学生见过,有的学生还养过猫。在教学中激趣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在读中整体感知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关于什么的(动物)?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
那么,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和动物相处的故事呢?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呢?
(学生分享自己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
今天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关于猫的故事。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的《猫》,去聆听一段生动感人的,养猫的故事,体验一种让人反省的,养猫的快乐与伤悲。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作家,文学史家,著名学者,字西谛,书斋用“玄览堂”的名号,有幽芳阁主、纫秋馆主、纫秋、幼舫、友荒、宾芬、郭源新等多个笔名,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之一。
2.介绍背景
《猫》最初发表于1925年11月出版的《文学周报》第199期。它是郑振铎的早期文学作品。受五四前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影响,郑振铎已树立了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人生态度。《猫》这篇文章,正是这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反映。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郑振铎(duó) 污涩(sè) 红绫(línɡ) 小侣(lǚ) 乞丐(ɡài)
诅骂(zǔ) 屋脊(jǐ) 咕噜(ɡū lu) 懒惰(duò) 怅然(chànɡ)
2.词语释义
蜷伏:弯着身体卧着。
相称: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合适。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惩戒:通过处罚来警戒。
畏罪潜逃:犯了罪怕受到制裁而偷偷逃跑。=。
四、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整体感知,初探作者眼中的“猫”
1.教师引导: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说一说老舍先生眼中的猫是怎样的?
预设1:“古怪”,文章第一句就说了“猫的性格实在是古怪”。
预设2:“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老舍不仅觉得猫古怪,还觉得可爱。
预设3:“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老舍觉得小猫更好玩。
2.教师小结:确实如此!老舍先生眼中的猫既古怪又可爱。板书:(古怪可爱)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了关键句来帮助思考,这是很好的阅读方法。接下来,我们可以围绕关键句给文章分分段。
3.再读课文,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脉络。
4.师生交流,明确落实分段情况:
第一部分(第1、2、3、4自然段)猫的性格古怪。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5.教师引导: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总领第一部分;过渡句“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这样的关键句是梳理文章脉络的标志。
6.教师小结:这样既古怪又可爱的大猫、小猫,是如何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活灵活现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继续探索!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认识了老舍笔下既古怪又可爱的大猫小猫。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具体写猫的。
二、研读文本,问题探究:
11.“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在内容上交代了“我”家养的猫的结局,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在结构上起着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第一只猫的特点的?
本题可运用内容归纳概括三步法进行分析。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