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

1.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分析小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出示“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提出问题: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回忆,回答问题:①号试管不变蓝,②号试管变蓝,③号试管变浅蓝。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总结: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馒头中的淀粉才能与唾液充分混匀,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可以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是不是最终产物?是否还需要进一步被消化?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

【过渡】下面我们继续学习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新知探究

一、食物的消化

【教师活动】讲解:由上节课的探究实验可知,在口腔中,淀粉是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消化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消化吗?哪些物质需要被消化?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并尝试回答: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能够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先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淀粉、蛋白质、脂肪是如何被消化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活动】展示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首先进入口腔,唾液淀粉酶将部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口腔中的食物通过咽,进入食道,再到胃中。咽和食道没有消化功能,胃里有胃腺分泌的大量胃液,胃液中的蛋白酶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食物与胃液混合后,变成食糜,食糜下行,进入小肠,在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被彻底消化。食物残渣形成粪便,从肛门排出。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明白食物的消化过程。

【教师活动】出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淀粉被彻底消化的部位是哪里?

2.哪些消化液参与了淀粉的消化?

【学生活动】思考,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小肠。

2.唾液、肠液、胰液。

【教师活动】出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蛋白质的消化是从哪里开始的?

2.蛋白质被彻底消化的部位是哪里?

【学生活动】思考,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胃。

2.小肠。

【教师活动】出示脂肪的消化过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胆汁中有消化酶吗?它对脂肪的消化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展示肝、胆、胰、十二指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讲解:肝脏分泌的胆汁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胆汁无消化酶,不能消化脂肪,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促进脂肪的消化。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完成下列表格。

出示表格:

营养物质 开始被消化的部位 彻底被消化的部位 最终消化的产物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学生活动】思考,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表格。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总结:食物的消化是在消化系统中逐渐完成的。食物的消化过程一方面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另一方面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第31页“技能训练”的曲线图,引导学生分析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的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紧接着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各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3.D中含有哪些消化酶?

【学生活动】思考,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Y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内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

3.D代表小肠,小肠内有肠液、胰液、胆汁,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继续提出问题:食物被消化后,营养物质是如何被吸收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的“资料分析”,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大肠和小肠在长度及内壁结构特点方面有什么异同?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