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海陆的变迁 | 人教版 | 七年级 上册 | 第 2单元 | 第 二 节 | |
新课标要求 | 1.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2. 结合实例,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
|||||
学习目标 | 1.举例说明海陆变迁,并能解释海陆变迁原因;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说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和火山地震带分布; 4.在地图上能够指出六大板块的划分; 5.会用板块构造说解释山脉、海洋、火山地震成因。 |
|||||
学习
重难点 |
1.在地图上能够指出六大板块的划分;
2.会用板块构造说解释山脉、海洋、火山地震成因。 |
|||||
学情分析 |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界充满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探究性和悬念性很强的问题,开启学生求知欲望;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地理技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 |||||
教学辅助 | 课件、多媒体 | |||||
教学过程 | ||||||
学习任务 | 教学活动 | 设计意图 | ||||
新课导入 |
导入
沧海桑田,简称沧桑,出自我国古书《神仙传·麻姑》。传说古代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沧海桑田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脚下的大地是稳定的还是运动的?哪些实例能证明大地是运动的? |
开篇点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
学习任务一 海陆变迁的实例 |
教师出示图片,介绍海陆变迁的案例:荷兰、香港、迪拜填海造陆,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古森林遗迹,启发思考图片中案例海洋和陆地出现了何种变化,分析其可能原因。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海陆变迁的含义,引导学生归纳海陆变迁的原因: 教师进一步明确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作用只是局部的小规模的,人类还要顺应自然过程,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各种活动,才能实现人地和谐,反之,则易出现生态问题。
|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海陆变迁及原因。
|
||||
学习任务二 大陆漂移说 |
过渡:前面我们认识了沧海桑田的实例,它们反映了地球表面局部的海陆变迁,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种海陆的变化。那么进一步将视野扩大到整个世界,就全球而言,海陆是如何变迁的呢?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发生变化?我们先从它们的轮廓寻找答案。
一、发现问题 教师出示七大洲轮廓图,提出问题:
(1)你能说出这些大洲大洋的名称吗? (2)观察大陆轮廓,你有什么发现? (3)你对此有什么猜想? 学生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并观察世界海陆轮廓图, 学生说出非洲与南美洲大陆轮廓的特点,猜想其可能原因。 教师介绍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二、提出假说 教师出示大陆的漂移图,提出问题: (1)图中ABCDE分别代表哪个大陆? (2)两亿年前这些大陆是怎么分布的? (3)从2亿年前到现今这些大陆有何变化? (4)观察大西洋的面积是如何变化的? (5)描述大陆漂移的过程。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认识大陆漂移假说:大约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三、论证假说 为证实自己的猜想,魏格纳不断寻求证据,教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寻找证据论证大陆漂移说? 学生思考并依据大陆漂移学说进行解释。 教师进一步介绍:但是,魏格纳的假说在当时被认为是荒谬的。为了进一步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魏格纳前往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探险考察,在他50岁生日那天不幸遇难。教师回顾魏格纳的研究历程,提出问题:同学们了解了魏格纳科学考察的过程,你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思考并感悟魏格纳观察思考、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四、学说不断完善 过渡:大陆漂移说提出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多数人并不相信大陆漂移说的观点,因为大陆漂移的动力是什么,魏格纳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教师简要介绍海底扩张学说,播放海底扩张动画视频,提出问题:“海底扩张说”是否支持了“大陆漂移说”?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海底扩张学生支持了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大西洋海底的岩石年龄分布,证实了海底的扩张,证明大西洋两岸轮廓的相似性正是海底扩张的结果。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在魏格纳去世3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 |
讲述大陆漂移假说的探索过程,分析科学研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魏格纳观察思考、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