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5课第一框教学设计
课题 | 延续文化血脉 | 单元 | 三 | 学科 | 道德与法治 | 年级 | 九 |
教材分析 | 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主要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血脉延续,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本框第一目分析了中华文化的来源和特征,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血脉延续。本目重点落在从中华文化的价值角度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第二目侧重从代代传承的中华美德角度,阐释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重点落在“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 ||||||
学习
目标 |
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通过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与价值,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律知识,养成守法意识。 健全人格: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认知与理解,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 责任意识:通过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路径,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责任感。 |
||||||
重点 | 文化的力量,美德的力量。 | ||||||
难点 | 树立文化自信。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播放将进酒视频
|
学生欣赏 | 激发兴趣
引入课题 |
讲授新课 | 总议题:延续文化血脉
子议题1: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 是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内容: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子议题2:中华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质、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子议题3: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1)内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作用: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子议题4: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创新性发展。 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子议题5: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②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文化基因。 子议题6:如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
学生回答
学生探究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
旨在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其实就在自己身边,中华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
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传统美德的代代相传和其本身蕴含的巨大能量。
让学生自觉传承和践行中华美德,做具有中华美德基因的好少年。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