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国家认同。
第二框 携手促发展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 1.认同我国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措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2.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
道德修养 | 1.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培养开拓进取的意识。 |
2.坚持胸怀天下,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 | |
健全人格 | 开放包容,理性表达意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 |
责任意识 | 提升对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感,树立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培养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
教学重点:
中国促进发展的要求。
教学难点:
中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建议:
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观察图片,思考:
我国为什么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提示:①从世界经济走势看,世界经济进入缓慢增长期,“一带一路”可以带动欧亚非大陆新一轮产业变革,推动世界经济发展。②从国际机制的角度看,全球治理存在严重赤字,“一带一路”是中国为改善全球治理提供的可行方案。③从国内发展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带一路”可以帮助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④从参与主体看,“一带一路”具有开放性,有助于推动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协调联动发展。
教师过渡:“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沿线周边许多国家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处于发展变革时期,中国要紧跟世界发展趋势,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本课时,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携手促发展》。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探究一 积极谋求发展
1.材料展示:
材料一 从逻辑上讲,第四次工业革命如果中国抓住了机遇,就意味着此后人类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产业就会在中国。中国的优势是将技术变成市场接受的产品方面,其能力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而且随着投入的增加,教育和科研的进步,中国的创新能力正在迅速提高。
材料二 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最新发布的《2022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丹麦排名首位,随后为瑞士、新加坡和瑞典。丹麦首次登上榜首,从 2001 年的第 15 位的最低位置上升到 2010 年的第 13 位、2016 年的第 6 位和 2020 年的第 2 位。瑞士从第 1 位下降到第 2 位,新加坡从第 5 位恢复到第 3 位;瑞典从第 2 位下降到第 4 位;而中国香港从第 7 位上升到第 5 位;中国台湾则上升了一个位置,从第 8 位上升到第 7 位。美国再次跻身前 10 名。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积极谋求发展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竞争不断升级。时不我待,中国要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2.材料展示:
材料一 教材P47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材料二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提问:请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教师总结: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中国正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
3.材料展示:
材料一 2022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以“链接产业生态 赋能城市发展”为主题,期间共举办“会+展+赛+交易”6大板块11场主题活动。在2022成都数字经济全球交易日,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吸引了来自英国、德国、匈牙利及成渝地区等全球30个国家或地区共100家企业参会,覆盖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通过线上线下路演和推介,实现了交流洽谈。活动共发布机会清单100余条,释放超10亿元人民币的交易机会。
材料二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持续开展产业强链补链行动,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